车同轨,书同文、这条后世许多人挂在嘴边,据说是秦始皇首创的功绩的话,出自《中庸》右第二十七章,所谓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此《中庸》一书,乃由孔老夫子之孙子思所著。孔老夫子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就算他的孙儿子思异常长寿,最迟也只可能活到公元前四百二十年左右。那还是战国初期,比秦始皇横扫六合独霸天下早出二百余年。
可见,在子思的时代,(他明确的说是‘今天下’)各国在政治上是分裂的,但在文化,文字,车轨距离,道德目标方面还是有公认标准的,是基本统一的。这应该是继承周代文化和制度的结果。从世界历史上看,发明一种新的文字绝非容易之事,特别是在不依赖于字母的地方,新的种类的文字的出现在整个世界上加起来都是屈指可数的。要说后200年各国突然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显然很荒谬。
还有就是秦始皇的统治只延续了10年左右,要说他的强行规定真的起了那么大作用的确不太可能。文字这东西是长期和广泛的文化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很多学习以前文字的人都还在,反秦之后却没有听说谁主张恢复固有文字的。虽然秦的政策那么不得人心,但恢复文字却根本没有成为各国遗民留意的一个问题。
中国文字由于自身的特点,导致‘合’远比‘分’要容易的多。字母文字是基于读音的,如果语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就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字。中国的象形文字却截然不同,能够超越语音的分别,表达同样的含义,因此,反倒会成为不同语言居民之间交流与联系的纽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