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可考的行程是,孟郊流寓苏州,与唐世另一名诗人韦应物,略有唱和。时贞元六年(790),韦应物职任苏州刺史,年长孟郊十四岁。
孟郊顺道去了一趟他的出生地——苏州昆山,遂慕名往游位于昆山县西北马鞍山上的慧聚寺。
站在马鞍山上,“孤峰特秀,极目湖海,百里无所蔽”。老僧拄着锡杖,锡杖拄着遍地青苔,老僧身上的袈裟犹存留松柏的清香。钟磬声余音袅袅,白云一样悠长,大殿里从未熄灭过的佛灯,通体光明柔和。
这是孟郊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多年前“惊彼武陵状”的情感,挡不住又要跃然纸上:
昨日到上方,片霞封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看来孟郊似是累了,早的不说,打从31岁起至今年的40岁,十年游历,没有目的地的离开,孟郊终于要神往与敬意幽静隐逸的慧聚寺和人间桃源的茶山了。余裕是有的,但如有余资,我想,孟郊是一定要过上这种漫步云中的生活的,正如鹤的“行必依洲屿,止必集林木”一样。
我以为,这才是孟郊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乃至影响了孟郊的一生。
问题是,人生总是有很多无奈。孟郊即有《游子吟》,慈母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他,他自也不能铁石心肠,随心所欲地放弃责任。于是,年已不惑的孟郊,有了结束这种巅沛的想法--参加科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