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看,文学们面对御史的指责,也反驳的有理有据,齐缗王和齐王建的亡国确实不能怪罪于诸子,这主要是因为齐国当时执行的国策使然:在齐缗王时国过于迷信武力,不顾国内民力和国际影响;等到齐缗王亡国、齐襄王复国后又走向另一极端,不修武备、明哲自保。所以文学们把齐国的两次亡国归罪于领导人听信错误的言论、执行错误的国策也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再深入思考的话,事情又不这么简单:同为当朝大臣,为什么齐王总是听信所谓的“奸臣”的错误建议、而不采用所谓的“忠良”的建议呢?作为国家出钱供养的稷下学宫诸子,拿了国家的俸禄、却没能给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这是否也有尸位素餐之嫌?所以如果深究的话,也会发现文学们的逻辑也是有漏洞的,正如御史在前面刺复中所言“殆非龙蛇之才,而鹿鸣之所乐贤也”:别看着人家位高权重而眼红,你有本事自然会争取到这待遇,没这本事也别瞎参和,没这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另外,文学们只谈孟子、荀子,而回避了祖师爷孔子;而向来喜欢“祖述仲尼,称诵其德”的文学们这次为什么偏偏避而不谈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孔子是曾经执政过鲁国的,但他的政绩实在拿不出手:想要废除三桓专政,但最终失败,被迫流亡外国;而一路所经之外国却没人愿意给他再提供一官半职,甚至还一度落魄如“丧家犬”。所以作为曾经大权在握的执政,孔子的从政经历是很失败的;非但与文学们的自我辩护相反,反而更是验证了御史的论点。这也是文学们对孔子辟而不谈的主要原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