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09 13:12:53
正文(续上)
第二节目标是上党
后世说到上平之战的起因总是说是因为赵国贪图小利接受长党之地而导致长平惨败。比如太史公有“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之语。
要辨明这个问题还是颇为简单的,见图
此时的秦国未必已经有了统一全国的总体战略,从之前的参与乐毅伐齐、阏与之战和攻齐刚、寿等地等等这些事就可看出这些都是战略上的失策,一个是损人而不利己,一个是越韩魏而攻赵,一个是用公器图私利。但自从范雎入秦为相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后,秦国的战略方针逐渐明朗化,到了上平之战前,首当其冲的韩魏两国力量大减,已无力与秦抗衡,而之后秦虽数次攻韩魏却已经是在为攻赵做准备了,“秦昭王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怀;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拿下这些地方都是为了分割韩国的上党地区和新郑的联系,进而拿下韩国上党郡。
此时的上党分成数块,秦,韩,赵、魏各有一块,其中赵国占据了北部,韩国的上党郡在中间,魏国占据了东南一小块,秦国占据了西南一部分。一旦秦国占领韩国的上党郡,可以清楚地看到向北将威胁到赵国的太原、上党地区,向西可以威胁到赵国都城邯郸,再加上原来魏的河内地,将从南西北三面形成对赵国的战略包围。特别是上党,这是原来晋国的旧地,其地势险要,向来有表里山河之称,海拔上远高于赵国邯郸一带的平原地形,将使得太行山成为秦国对赵国的天然屏障和进攻起点,居高临下之势一目了然。秦国夺取上党之地后,山东诸国将真正成为山东,当年晋国正是利用这样的有利地势,出太行向东南发展,一路势如破竹。可以这么说一旦秦国攻取上党,则赵国危矣,山东危矣。对赵国来说,上党地区就好比现在的朝鲜对于中国的意义。朝鲜,无论中国是哪个政党执政都将保护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哪怕现在的金胖很象是个脑残。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占领了韩国的河内地区野王县,断绝了韩国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投降秦国,于是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依靠赵国的力量保卫上党。
当冯亭的使者到达赵廷时,赵国朝堂正在进行一场争论。平原君赵胜说:“听说燕国宣布风能和太阳能归燕国所有。我们赵国再不采取措施的话,其他的资源也会被列国瓜分,因此我建议宣布宇宙归赵国所有。”赵胜的建议引来了一片叫好之声。正当赵胜洋洋得意之际,冯亭又送来上党17城,除了平阳君赵豹外,接受韩国之上党郡成了赵国的共识。
秦国辛辛苦苦打了很多年仗,才形成了分割韩国的局面,不甘心上党落入赵国之手,本来此处就是计划内攻赵的基地,自然要全力争夺。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向上党大举进攻,上平之战一触即发。
日期:2012-07-09 19:38:32
正文(续上)
第三节廉颇战败
话说秦国以左庶长王龁为将,进攻上党,此时的上党算是个半殖民地半独立地区,一战之下冯亭不敌秦军,连连败北,赵国的反应也相当迅速,马上派廉颇率军驰援。从廉颇驰援上党就可知,赵国虽封冯亭为华阳君,但并未派重兵进驻原韩国上党郡,冯亭所辖地带有半独立性质。这是赵国的一个战略失误,如果在上党有重兵,王龁进展不会那么迅速。廉颇毕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兵锋直指长平,他深知此地重要,如果秦军抢在他之前占领长平,那么他将陷入被动局面。
为什么?看看长平的地形就可知,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南两方交通襟喉,亦战略屏障。秦前此既先占领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的魏的河东,后攻下以野王(今河南沁阳)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整个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两条山间战略孔道可走,即取乌岭(今翼城、沁水界)、空仓岭(今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也罢,取羊肠坂(今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晋城南)一线的南路也罢,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亦旁无选择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说,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蹑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
关于秦军进军的路线,向来有两种说法,见这张从铁血转来的图。
一种是由咸阳至侯马,再东逾乌岭进入长平战区。
因为这条路进入乌岭地区后山间崎岖,翻沟过梁,仍非坦途,所以后来有人提出了另一条进军路线。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部就持这种意见。他们认为:秦国进军路线应为:北线为安邑——南阳——野王——泫氏——长平;南线为宜阳——缑氏——荥阳——长平。北线为进攻上党的主力,南线为掩护野王地区的侧翼。
看起来貌似后一种说法从野王进军更容易些,其实不然。有两大弊病,一是从野王北越太行山地形不利,是仰攻,没有地理优势。二是,从野王进攻有两线作战的危险,这一带刚刚被秦国占领,民心未附,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一旦进攻受阻,其侧后腹背就会遭到渭、韩的打击,野王难保。这种说法中有主力进攻和侧翼掩护两路秦军,貌似很有道理,但还是两线作战,秦军没那么多兵,后勤也难跟上。实际上“秦昭王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这次作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战的野王县。
从实际秦、赵两军在上平交战的情况来看,秦军走的是侯马这一条路。这个结合后文再说。而且这条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之前的阏与之战秦军的进军路线也和这差不多,再之前白起攻赵拔光狼城那次也是走的这条路。更重要的是,从这走,将获得地形优势,这是长平之战秦军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后文说。
而赵军的进军路线则没有什么争议,其路线为:从邯郸出发,逾“太行八陉”的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再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始入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县西南),过故关(今高平东北)进入长平战区。
廉颇虽然日夜兼程,到达长平,但他还是到晚了。现在都说赵军防线第一道在空仓岭,其实又不然。为啥?廉颇为什么会败?明天再说,或者后天、后后天,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