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0节

热门小说推荐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和安吉成为好朋友。在许多王公将相眼中,安吉就是一个人质,没有必要尊见他,根本不把他视为楼兰太子。对此,刘据也多次向汉武帝进言述说此事。开始的时候汉武帝还很是关心,毕竟在他的宏图大计里,楼兰这个国家能交好那是更好,所以在上朝是也提起过安吉是楼兰的大王子,安兰是公主,他们现在虽为大汉人质,可是必须以贵宾之礼待之。那些王族在皇帝面前自己恭恭敬敬唯唯诺诺,可是私下却在想着法子如何抓住安吉的不是,向皇帝告状。多次收楼兰欺负的王恢就是其中之一,还是那一群人的中流砥柱。他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诽谤安吉和安兰,说他们占着皇帝的恩宠,实在不把自己看做人质,到处胡作非为,特别是那个安兰,占着有几分美色,到处挑拨离间,搞的权臣只见乌烟瘴气。汉武帝知道这是王恢对以前的事情怀恨在心,觉得面子上下不去,总是想找楼兰王子的麻烦,也没有多加理会。可是,进言的人多了,汉武帝也就渐渐地对安吉产生了怀疑,太子刘据的进言还被他痛批一顿。身为太子,不思量国事,却成天和人质混在一起,太不像话,以后见安吉和安兰之前必须通报。刘据知道这都是王恢在使坏,找到他教训了他一顿。后来王恢的儿子犯错,气头上的刘据想要给王恢这个老狐狸一点教训,于是亲自申请受理王恢儿子犯法一案,故意把他往死里整。王恢只得抛下老脸,向刘据求情不成又四处送礼求关系,这才把儿子保出来。谁知,刘据的这次强硬却为后来埋下了祸根,不仅害了安吉,还害了自己。

2012-7-28 18:42:00

李广利征大宛时,匈奴以安归威胁,要楼兰发兵袭取汉军后队。楼兰王知道这样做虽然可能暂时保住安归,但是可能会让在汉朝为人质的安吉和安兰送命,于是断然拒绝,并且告诉匈奴,他们不可以背信弃义,楼兰既然两面称臣,实在不敢做出背叛那方的事情。谁知,楼兰王的使者却被一直欲图成为楼兰王的人劫杀,他就是一直和汉朝使臣王恢私通的小王子尉屠耆。他觉得现在是除掉两个哥哥的大好时机,于是将情报告诉了王恢。王恢得到消息后,知道报仇的时机已到,于是许诺小王子尉屠耆,只要他出兵攻击汉军,他会找理由杀掉在汉朝的安吉,同时把楼兰会偷袭汉军的计划告诉了李广利。小王子尉屠耆果然派兵偷袭汉军,却被早有准备的汉军截杀。汉将正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获楼兰王,将其带回长安。安吉得知父亲被擒,连夜找到刘据,希望他一起想想办法救出父亲。两人商讨之后,觉得必须在大审之前见到汉武帝,述说其中的利害得失,否则被王恢等人抢的先机那么别说保不住楼兰王,就是安吉和安归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数。

两个人找到汉武帝,述说楼兰其实是一小国,夹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楼兰王也表述,此次出兵袭击汉军,自己早就制止,不知道国内到底是何人作祟,想要挑拨离间两国的关系。汉武帝体谅其处境,放他回国,可是安吉和安兰则依旧的在长安为人质。楼兰王回去之后,告诉国亲安吉和安兰在汉朝很好,和大汉太子关系也非同一般,日后安吉回来即位,一定和大汉朝可以和睦相处,到时候可以派汉军保护楼兰,这样可以直接脱离匈奴,不用在两面称臣。国中顿时大喜,都盼望着汉武帝早日升天,太子即位,这样大王子安吉也就可以早日回来,楼兰以后也就会安稳许多。可是,唯独一人不仅不高兴,还很愤怒,这就是尉屠耆。他发密件给王恢,如果王恢不除掉安吉,那么他出卖汉军的事情就会被告知汉武帝。王恢大惊,急忙回复尉屠耆,让他冷静等待,不但会除掉安吉,还会除掉太子刘据。

2012-7-28 22:25:00

此后,王恢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安吉,至于除掉太子刘据一事,他只是忽悠尉屠耆而已,就算有上千个脑袋他也不敢打刘据的注意,谁知,上天还真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

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王恢去追查。这是天赐良机,王恢觉得除掉太子和安吉的时候到了。王恢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时任太仆,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世安,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世安捕获移送朝廷,其子之罪将以赦免。孰料朱世安怀恨在心,笑道:“丞相把祸事引到自己家族里了,终南山的竹子写不尽我要告发的罪状,斜谷里的树木也不够制作被牵连的人所用的桎梏。”于是他在狱中上书朝廷,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王恢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他让巫师对汉武帝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于是,汉武帝就委派王恢带着一大批人到皇宫里来发掘木头人。他们先从跟汉武帝疏远的后宫开始,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各处的地面都被纵横翻起,以致太子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为了陷害太子刘据,王恢趁别人不注意,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里挖掘出来的木头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办他的死罪。”此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

太子刘据召问少傅石德,身为太子师傅的石德惧怕自己受株连,说:“丞相公孙贺一家、两位公主、长平侯卫伉都因为巫蛊死了,现在在太子的宫里挖出桐木人,不知是巫师放置的还是确实有,我们自己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而且皇上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和我们派去的人都被拦住不报,现在根本见不到皇上,甚至连皇上在不在了都不知道,奸臣做出这些事,难道太子忘了秦朝的太子扶苏是怎么死的吗?”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王恢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于是,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王恢等人。王恢助手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来人杀了。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太子向百官宣布王恢谋反,把王恢杀了。当时王恢另一助手苏文逃到武帝处,向武帝控诉太子,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太子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站在车上,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太子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髦率领的军队,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长安城有流言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2012-7-28 22:27:00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