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孝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论语》中直接论述孝道的篇章并不多,但也基本上表达了孔子的有关思想。

其一,孔子是把孝道当作周礼的组成部分看待的;

其二,孔子讲的孝的表现都是贴近人情世理的;

其三,我们读过后世儒家的所有关于孝的著作(包括他的弟子曾子、据说是曾子的弟子孔子的嫡孙子思撰写的《孝经》),再和孔子的观点相对照,会发现其中有较大差异。

所以作为研究孔子思想,还是以《论语》为主。

日期:2012-06-02 11:53:14

卷五孔子论人品修养 (70章)

5/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1/1)

孔子说:“学而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与我共学,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甚至不理解我,我也不懊恼和怨恨,不也是修养有成的君子吗?”

这是孔子对于一个士人人生崇高思想品德境界的描述,也正是孔子自己的人生写照。孔子的一生做了三件事:学习,教人,谋政。一、他搜集了当时已有的大部分历史文字资料,编定了《诗经》,参与编修《左传》,晚年又投入《易》的研究;他用更多的时间向社会学习,他认真演习周礼礼仪及六艺技能,他不但懂音乐,而且能亲自演奏乐器,他会驾车,会射箭,他不但学,而且习,反复习练。他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内心喜欢天天学习。二、他一生教人,开创了私人招徒办学的先河,前后招收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各个诸侯国,他非常爱护和遵重这些弟子。这些弟子就是他所讲的远方来的朋友(“弟子即友”是司马迁的观点)。他和他的弟子们长年在一起生活、学习,如父子兄弟般情深义长,因此他感到十分快乐。三、他一生追求自己的政冶理想——恢复西周的礼制,他因此而四处奔走呼号,谋求从政,然而历史不回头,他的政治理念当时很少有人能理解、接受,他得不到重用,到处碰壁,但是他无怨无悔,表现出“君子”的修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