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批评季康子的刑政思想。孔子一贯主张不能以刑罚代政,而要以德风为政,而德风首要的一点是统治者自身行为要端正。
季康子详注见7/15
日期:2012-06-08 21:29:03
7/1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孔子说:“执政者自身品行端正,不发号施令,政令也能行得通;执政者自身品行不端正,就是再发号施令,政令也难行得通。”
日期:2012-06-08 21:29:27
7/20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3/13)
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身,从政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不能端正自身,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执政者身正了才能正别人,而正别人就是执政。道理并不复杂,做起来难点。
日期:2012-06-08 21:29:57
7/21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5)
孔子说:“用无为而治国的人,那就是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就是严格要求自己,面向南庄重地坐着而已。”
无为而治,大家都引虞舜作为历史例证,舜为什么能无为而治呢?这个问题几千年来都得不到圆满的解释。孔子只是做了一个描述,就是以后的所有学者没有完全解释清楚,大学问家朱熹说:“圣人德化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把原因归纳在道德方面,说清了一部分,难道道德好了就不用努力工作了?显然说不清楚。今天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这个问题:舜处在原始公社时代,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利益冲突,当然道德高尚的人就可以无为而治了。到了孔子的时代,奴隶制发展到了顶峰,封建的生产关系也开始萌生,整个社会利益分配乱成一团,紧着有为都治理不了,无为不是枉谈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