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6-25 09:10:42

卷十二 孔子自评及时人对孔子的评论 (33章)

12/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能自立了,四十岁时就能通达事理不再疑惑,五十岁时就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就能听进各种不同的声音,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越过规矩了。”

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他一生历练成长的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人生感悟。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21年),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鲁源村),后迁至曲阜阙里(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是殷商后裔,商末周初微子的后人,他的祖先是宋襄公,历为宋国贵族,他的祖父防叔为政治避难迁到鲁国,从此失去了贵族身份。他的父亲叔梁纥,孔子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颜氏守寡培养他长大成人。

孔子家境贫寒,从小就立志成才,十五岁就去当时鲁国的执政大夫季氏家去应聘做事,被当时管事的阳虎骂了出来。孔子立志学习,钻硏周礼,二十七岁就有了弟子。从十五岁立志到三十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岁,齐景公访问鲁国,就发现了孔子是一个出众的人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