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02 22:48:53
卷三孔子论礼、乐 (38章)
3/1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3)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情况你能预见到吗?”孔子说:“商朝沿袭了夏朝的礼制,其所增减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了商朝的礼制,其所增减的也可以知道。将来的朝代如果他是继承周朝的礼制,那即使再过一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本章所讲的礼是指国家层靣的礼仪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是从形成国家(夏朝)开始就有的,不断积累,不断增削,到西周时达到完善与顶峰。《礼记》《仪礼》《周礼》都是记载和描述这些典章制度的,是周以后的人不断成章的。孔子当时就是研究礼的最大的专家,他从小就开始钻研周礼了,穷其一生精力不知乏倦地研究。他提出的“克己复礼”的政冶纲领就是要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他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讲解这些礼仪制度的规范并作实地演练;他晚年亲自编定了《礼》一书,就是流传至今的《仪礼》可能的最初版本,只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孔子所编辑的版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了解了上述背景,对理解孔子关于礼的一系列言论很有帮助。历史证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多次更替,始终没有摆脱周礼的影响。到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封建制度,才在国家层靣彻底消除了它。但是民间的风俗礼仪,比如婚丧嫁娶等礼仪方面,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许多形式存在,比如发丧时披麻戴孝、婚庆典礼时拜天地等等。不到十世(一世三十年),周礼被否定了,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它仍有存在之价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