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位西方的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美好的东西总是姗姗来迟。晏殊的仕途就是如此。公元1022年,真宗驾崩,年仅十二岁的仁宗即位。作为东宫旧人的晏殊自然得到重用,官位一路升迁,直至枢密副使(主管军事的副丞相)。不料好景不长,晏殊因上疏论张耆不宜为枢密使而得罪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奇怪,朝廷任命他的领导,他却不同意。看来要好好研究一下北宋的官吏制度.而这个刘太后也算是历史上太后集团中佼佼者),刘太后自是恼火,当下隐忍不发,在次年即公元1026年抓住晏殊的一个小差错,把他贬为宋州(今河南商丘)知州。
刘太后抓的是什么小错误呢?这件事说出来在别的朝代可能都不算是个事,事情的原委是晏殊虽仁宗去玉清昭应宫时,随从拿手板来迟了。他大怒,以手板击打仆从,打掉了仆从的一颗牙齿,被御史弹劾。唉,这是什么事啊。要是放在清朝,就是打死了,那也活该,因为他是个该死的奴才。社会太文明了似乎也不好,至少晏殊当时是这么想的。
这次贬谪对晏殊打击很大,或者说触动很大。他感到宦海沉浮,官场凶险,还是随遇而安的好。而他从这时起,他也开始大量的写词,词风也渐渐地有了自己的特点。
为什么要说“他也开始大量的写词”?还有谁和他一样吗?前面提到的那几位,哪个不是仕途遭到沉重打击后开始词作历程的。如欧阳修之贬滁州,苏轼之贬杭州,柳永就别提了,连个一官半职都不给,直接就被取消了名次。别急,以后提到的人也大凡如此。难道诗词昌盛要靠这种办法,付出如此代价,就像李煜那样“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施工”?那岂不太悲哀了。不!晏殊就不这么认为。这次贬谪使他的思想更成熟了,为之后的人生铺平了道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