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真正搞明白的是,李主任不容置疑的口气,明显感觉到学院的处长们在指挥喝令一个教授的同时,也鄙视了教授解决复杂问题(在造假方面)的能力和智商。在权力者面前,一般来说,教授们都比较弱势。权力的至高无上,权力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也是高校这些年来形成的一个普遍现象。他喝令、强硬,也许有他的道理或者理由,对同样也是全国资深评估专家的李主任来说,应付和处理这些问题,那可是驾轻就熟,小菜一叠。他显然比一个在校园里老老实实教书的教授,要有经验得多,处理问题的思路也宽阔得多。他整天天南海北地去评估别人,经历的多了,见识的也多了,可谓是经验丰富,手法繁多。所以,他的口气强硬和严厉,是因为他能在关键时刻,提出你连想都不敢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不听还能行吗?李主任当了多年的教务处长,学院里迎评工作一开始,他又兼任学院迎评办的主任,因为大权在握,所以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口气强硬与否,教授们只能是担当些。
(待续)
日期:2009-04-14 21:35:21
54、
王教授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再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要做到自己不出问题,洁身自好,也只能照他说的去做了。
王教授赶快打了电话,通知了两个在校的学生,让他们马上到学院的试卷室里来,说是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学生们都很听话,在睡梦中被叫了起来,跑步来了,一点都没敢耽搁。
王教授把考卷的作法、要求,如何与考卷上的分数吻合,以及那个问答题的15分左右的答案,都清楚地告诉了他们,让他们这样那样地做试卷。
学生们倒是心领神会,低下头认真地做了起来。
事情完了之后,王教授把考卷又重新装订好,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才放下心来。他对两个学生说道:今天辛苦你们两个了,大半夜的还把你们叫起来。没有办法,这是学院里交代的紧急任务,必须马上完成的。
学生们脸上没有丝毫的倦意,倒显得是十分精神。也是因为他们年轻,还有愿意承担重要任务的动机和热情。
一个学生说道:系里的书记主任都已经讲过了,在学院的迎评期间,学生的一切行动听从学院里的安排。不管做什么,随叫随到,力争顺利、圆满地完成学院或老师交代的任何任务。这作为学生的一种政治表现,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老师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王教授说道: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是班上的好学生。你们学习很努力,又积极参与学院里的所有活动。你们今天帮助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我会告诉书记和主任的,应该表扬你们。谢谢你们了。
没什么,都是我们学生应该做的。
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休息了。
王教授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大学里的教育者,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真理的人,怎么可以不知羞耻地、明目张胆地教学生们造假呢?我们站在讲台上,口口声声地教育学生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但为什么在生活实践中,却是背道而驰?当我们的教育,在说的和做的、口号和行为、理论和实践总在发生着严重背离的时候,我们是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呢?还是应该感到悲哀?
能不能说真话,能不能把学院里教学的真实情况展现在评估专家的面前,让他们给一个真实的评价?
不能!
首先学院的领导都不答应。当我们大学的书记校长,越来越是政府官员的时候,当政绩已经成为大学官员们在权力阶梯上爬升的政治资本时,政绩就成为他们唯一的追求目标。为了政绩的显现,领导们的智慧和能力都可能发挥到极限。再看看我们的高校官员们,这些年来,哪一个不是在政绩的高速战车上奋力驰骋、大显身手的?
195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风气,告诉了人们一个东西,假话说得比真话还真。于是,假话、谎话、造假、虚报、浮夸等等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说真话的后果是危险的,下场也是可悲的。那么,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谁还愿意或者谁还敢说真话呢?
当一个国家的知识真理的净土之地——高校——也在弄虚作假的时候,试问,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待续)
日期:2009-04-15 21:54:27
55、
王教授想到了自己。他为今天自己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这件事情,而有了一点内心的自责。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师,一个传授知识真理的人,难道自己没有点责任吗?难道就不应该进行一点良心的自省吗?在这个造假的过程中,自己虽说不是始作俑者,但也是一个默认者,一个执行者,或者是一个推波助澜者。在谴责了体制之后,自己的良心和职业道德不应该受到谴责吗?每当牵涉到知识分子的个人处境和利益的时候,知识分子总是采取了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在强势权力的面前惧怕和退缩了。我们的呼吁呢?我们的伸张呢?我们的抗争呢?我们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品格呢?说到这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想到这里,王教授的心里有些沉重。他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
走在学院的校道上,王教授发现,往常的深夜,此时的校园里早已是阒无声息。学院的办公大楼也早已经是一片寂静。可是今天却不同了,学院的迎评大战揭开帷幕,再有几个小时,许多部门的许多项目,就要接受专家们的检查和评价。学院里全体教师员工的辛勤劳动与成果,就要接受检验。学院办公大楼里的灯光通明,窗户或楼道里的人影来去匆匆。和自己一样,为了迎接评估,许多人还挑灯夜战,在忙碌着,准备着,辛苦着。
校道边上的路灯在明亮着。刚刚竣工的校道,笔直笔直的崭新。往日颓废的砖头路牙子,全都换上了大理石。往日裂痕斑斑的校道,也重新铺设了柏油路面。听说这些柏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施工快捷,硬度很高,是国产的柏油路面所无法比拟的。在路灯的照耀下,黑色的路面显得黑森森地沉静,黑森森地平坦。路边上刚刚摆设上的花篮里,各色鲜花在夜风中轻轻地摇曳,仿佛在述说着自己的切切絮语。还有那一面面迎风飘摆着的横幅和彩旗,它们就没那么沉静了,呼啦啦地喧嚷着自己的存在和使命。
王教授这才发现,在深夜里,走在学院的校道上,看到的却是与白天喧闹的校园完全不同的画面和情景,也就有了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今天,喧闹和忙碌,在深夜里延伸着。
这时,一辆黑色光亮的小轿车,从王教授身边风一般地滑过,声音小得几乎没有觉察到。路面真是好啊!往日里小车走在路上面,尘土飞扬,噪音刺耳。如今车子走在这进口的柏油路面上,尘土和噪音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王教授看到了车尾上的牌号,那是王院长的专车,他没有看到车上是不是坐着它的主人呢?还是空着车子而另有任务。深夜里,小车仍在飞驰。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没有入眠的还不只是我们这些教师员工们。当然,还有学院的领导,在这场评估运动中,任何人都疏忽不得,马虎不得。例如院长们。
小车在路的尽头消失的时候,王教授的思维回到了自己的身上。真地累了,身体的疲劳感,像洪水一样在全身上下蔓延。把酸痛、僵硬、麻涨的感觉,注入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每一根神经。老了?老了!王教授心里想到。
疲劳的还不只是身体,还有心情。这个校园里正大张旗鼓热火朝天运作着的事情,在这个普通教授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迷茫、忧郁、沉重和悲凉。
明天。啊,明天该怎样办?
凌晨一点半,其实,已经是明天了。
(待续)
日期:2009-04-16 21:37:27
56、
第十六章
本章看点提示:一个充满欲望的女人,在经历了情感磨难和家庭破裂之后,面对一个动情的男人时,难道还有妙龄少女的情思和骚动?想到这里,她都觉得脸上发烧,心情激动,更是难以入睡。
石道生给杨兰打来电话,他说:今天是周末,我想去看看杉杉,给她买了些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