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2-06-21 12:29:50

但走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就转入了一条坑坑洼洼的三级公路,路况之差,令人发指。资河镇通往县城和外界的,只有这么一条修建于沁年底末的公路,早已年久失修问题多多。

面包车时走时停,司机的头上冒了一头冷汗。自己开的车一般都几,办的科员们坐,而今天突然下子就士了两个常委。旧”个还是县委的重要领导张部长,他心里就微微有些紧张。可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问题,面包车吭哧吭哧地走了一段之后,猛然顿了一下就熄灭了火。任凭司机再怎么发动也无济于事。

车就这样坏在了马路当中。车窗外,时不时有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开过,偶尔还有几辆毛驴车踢踏踢踏的路过。张敬富皱了皱眉,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司机尴尬地笑了笑,“张部长。不好意思,车坏了,我马上下去看看。”

司机下来修车,几个人也都从车上下来。张敬富递过一根烟来,与安在涛一起站在路边,一边抽烟一边指着远端层层叠叠的山峦笑道,“安书记,那里就是资河镇了,这个乡镇呢,基本上多数村子都在山间或者是山脚下,在我们归宁来说,算是一个比较穷的乡镇”

县委组织部的几个工作人员见两个领导站在那边,便都凑到了另一边。也各自掏出烟来互相点上。一般像这种场合,普通干部是不会去靠近领导的,因为领导始终是领导,领导或者会亲近群众,但领导与群众之间该有的距离感还是必须要保持的。

日期:2012-06-21 12:32:54

安在涛笑了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很好很清新。清澈见底的资河从山里蜿蜒流泻而下,与公路并行,河水平缓并不湍急,远远地绕向了县城那边。而资河的对岸。就是一片片的麦田。现在是五月底。再有几天就是收割麦子的时节了。

他俯身下去,顺于从路边掐了一朵盛开的野花,放在鼻子底下噢了噢。哈哈一笑,“张部长,好香!”

张敬富脸上笑了笑,心下却有些鄙夷。在他心里,安在涛也好,刘彦也罢,不过是靠“根红苗壮”和运气好才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其实。不过还是一些个幼稚的毛头小子罢了。

要是普通的镇委书记赴任,县委组织部能来一个科长就是给很大面子。但安在涛却不同,他是县委常委。虽然因为资历浅职位低排着最后。还在刘彦之后,但也毕竟是常委,他这斤小做组织部长的就不得不亲自出马。当然,这也是孙谷的安排。

他却不知,昨晚孙谷接到了房山市委书记李云秋的电话,李云秋虽然没有直接说什么,但在电话里却绕着弯地告诉他,要好好“照看”这两位年轻的后备干部,他们要走出一点差错就拿他是问。

李云秋这个女人的冷酷和手腕。孙谷是心知肚明的,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不过,从李云秋有所区别的口气中,他也听出了某种端倪:这两人中,刘彦来头很大确定无疑。而这安在涛,虽然受上头赏识,但却是一斤,平民子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日期:2012-06-21 12:35:59

所以,李云秋的这个电话,基本上就让孙谷确定了对待两人不同的态度。一个当“奶奶”供起来,而另一个嘛,想要在老子的地盘上干出什么成绩来,想要在归宁镀金,还要看你识不识时务,会不会做人,有没有本事。

又跟张敬富站在路边聊了一会。见车子还是迟迟没有修好,安在涛还好,张敬富就有些不耐烦,他不满的瞪了满脸是油汗的司机一眼,向一个手下吩咐道,“赶紧打回电话去。让县委办另外派车赶紧赶过来!”

安在涛笑了笑,“张部长,我看这车一时半会也来不了,这样吧

你们在这里等,我随便上前面先走着。也顺便看看山景,这里山清水秀的,非常不错!”

张敬富一怔,倒是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安书记头一回到乡下来吧?也好,你随便转转,一会车来了,我们去前面接上你!嗯,只是这乡下土尘大,你别嫌脏就好!”

安在涛随意前行,走着走着,觉得有些热,就干脆脱下了夹克,将夹克搭在肩膀上,只穿着里面的一件米黄色的长袖,恤。因为要在房山长期工作,所以安在涛和刘彦两人都带了行礼准备了一些衣服,这件,恤还是临走前,安雅芝带着竹子亲自到商场给他买的。

虽然安在涛不太喜欢穿这种款式的,恤或者衬衣,觉得有些老气和古板,但是安雅芝却觉得他如今大小也是一个领导干部,不能穿得太随便。所以就买了几套在她看来比较“庄重大方”的夹克”恤、衬衣和西裤。还有几双皮鞋和一套西装。

日期:2012-06-21 12:39:19

安在涛拗不过母亲,只得顺从地穿上了夹克衬衣和西裤皮鞋。只是今天一早,他就又换回了自己的天蓝色牛仔裤和白色旅游鞋,这样穿着随便一些也舒服。当然,考虑到自己如今的身份,又是头一天上任。他也就穿上了这一件,恤,外面又套了一件深颜色的夹克。

他缓步前行,望着周遭的山景,心里慢慢感到凝重起来。资河镇的资料他昨晚看了看,发现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差。

如果你头一次来,肯定会觉的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污染,但如果要让你在这里长期居住,恐怕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呆不下去。环境是没有污染,空气也很清新,出门就是大山,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但些再好,都搁不住一个穷字。

引个自然村,有一半都在山里或者山间。接近2万的人口,慨都靠务农为生。务农也没啥,只是这里多是山田坡地,土地相对比较贫瘾。在这样的土地上刨食吃注定只能图个温饱。

几乎没有任何的工商业基础。只有几家小蝶窑和一个简陋的缸瓦厂。算是全镇唯一的“经济支柱产业”

当然,改革开放之后,也有不少村里组织头脑灵活的村民大胆地搞起了养殖业、种植业,但不论是养猪养鸡养鱼的还是种瓜果梨桃的,都因为交通不便,距离城区太远而匿乏销路,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生活质量提高不上去,老百姓很穷。这所谓的青山绿水就成了一种穷困的表征,成为落后的代名词。

日期:2012-06-21 12:42:37

前任镇委书记从省甲请专家来考察。发现资河镇姚一川。与候环境适合种植祜梗,就建议镇上发展挂梗种植。

挂梗别名叫铃锁花、吉祥花、土人参。不仅可以药用,而且还可食用。有病可治病,没病可保健;北方大部分地区有食用挂梗菜的习惯。而韩国、日本每年都从国内进口千万公斤鲜挂梗,通过加工转口贸易出口到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加上食品业发展及出口创汇,祜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枯梗喜凉爽湿润环境,野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从中。耐寒力强,可忍耐刁珊氏度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栽培在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壤土中生长较好。这种种植条件,正好适合资河镇,结果,在镇上的大力推动下,全镇几乎所有的自然村都将原先的山坡地种上了祜梗。

但市场巨大并不意味着市场不会波动。旺眸年,祜梗丰场最低价干7元尸公个咕年出现转机,价格连续暴涨,卖出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高价,旷年春,鲜品出口级的价格高达旧元,亳州药材市场干品卖到力元,公个农民种植一亩桔梗当年效益旺元,生长两年的旧功元左右。

高效益大大刺激了挂梗的大力发展种植,产区、非产区一窝风地跟着种,种植面积扩大了几倍。资河镇的稍梗产业就是在这个时候跟风开种的,一开始,虽然因为交通不便和没有形成规范种植,产量较低。出产的祜梗也没有精细加工,但也让镇上的农民吃到了一些甜头。

然而,到了够年,亚洲金融风暴,挂梗出口受阻,四只底至吧出现烂市,导致烂市积压,药农亏本。而刚刚起步的资河稍梗种植业更是在这场市场的波动中严重受创。

日期:2012-06-21 12:45:55

不知不觉间,安在涛已经走出了很长一段路,拐过那个弯,后面突然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拖拉机上拉着满满当当的啤酒和各类小商品,拖拉机手是一个刃多岁的黑脸汉子,穿着一件油脂麻花的白衬衣,很是扎眼。

汉子停下拖拉机,任凭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着,跳下车来,嘴上叼着一根过滤嘴香烟,向安在涛招呼了一声,“兄弟,有没有火?借个火使使!”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