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17 21:08:40
爸爸说,我们几年没回去了,想让我们今年回天门去过年。
想想我们确实已经很久没回去过了,仔细算来还是05年年底,林波结婚那会儿才回去过,而小龙,自从03年妈妈去世之后回万州了,就一直不曾回过天门。以前每一年的春节,不回去总有不回去的理由,但是今年,我真的很想回去看看了。
林波的女儿也快三岁了,我还一直都没见过,只在电话里听她叫过姑姑。
这几年,我们也忙着生意,林波和两个姐姐也都在外面打工,各忙各的,我们几姊妹根本就不曾好好的聚一下。
爸爸说,大姐二姐今年都会回去,不希望到时候家里就缺了我们。
听爸爸说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忍不住往外流了。
我哽咽着对爸爸说:“好,今年我一定回去!等我把店里的事儿安排好了,就和林军带着小龙回去!”
挂了电话,林军对我说:“现在店里正忙,怕是回不去,干脆等到二十六七的,关了店门咱们再回去,行不行?只要能赶回去一起团年就可以了是不是?”
“正月初六就要准备开门营业的事,那照你这样算来,咱们回去在家才待几天?那不行,要是像你说的这样,我爸心里肯定难受!钱是赚不完的,我还是想早几天回去。要不这样,给小王(请的仓管)包个大红包,让他最后这个把星期辛苦点,实在真忙不过来了,顾客能等到开年之后再送货,咱就接单,等不了的就推掉。”
l林军想了想,点了点头。
林军回老家接小龙去了,我也去店里忙去了。
腊月二十,我们又回老家去住了一晚,想到我们带着小龙回天门过年,留下公公婆婆在家,有点儿于心不忍。平常我和林军回家的次数并不多,两位老人特别是婆婆,总是盼着我们能多回去几次。他们也期望着逢年过节之时,我们能多陪陪他们。
腊月二十一的下午,我们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上。
几年没见,村子里的变化并不大。村前的那条小河依然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古老的小桥中央,依然是那两条裂缝。
小村庄给我的感觉是个生活节奏缓慢的村庄,中青劳动力大部分都奔向了沿海地区打工,剩下的以妇幼老弱居多,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坚持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不懈的努力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怎么热爱这个生长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小村庄,十年前就在谈论集资修建的路面到现在依然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便会泥泞不堪。
可能是我的童年过于辛酸,我的家庭过于贫困,我不曾感受到来自政府或者说是来自家乡给予的温暖。
老天给了我一个还算灵活的脑袋瓜,却让我出生在了那样的一个家庭中。我比一般的同龄人想的多也过的苦。
很小的时候,我就梦想着靠读书出人头地,摆脱这个贫穷的小村庄,永远不回来。
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梦想早已成为泡沫。而我,竟是以外嫁这种方式,走出了这个村子,离开了我的故乡。但是,我的老父亲,我的兄弟姊妹,我的亲人都在这儿,我不得不回来。
我这样慨述自已的家乡,说不定会遭遇很多天门同胞们的批判抨击,他们可能会站在道德感的出发点谴责我是一个没有故乡归属感的人。
事实上,我是矛盾的,家乡也有我留恋的一面,当然,肯定也会有我不恭维的一面。
村子前的那条从不曾干涸的小河,是我儿时游乐的基地,家门前那棵大枣树,是我嬉戏的摇篮。童年生活虽然辛酸,却也不乏快乐,这些都将是我永远的记忆。
我不会像某些人那么道貌岸然,虚伪地高颂家乡是如何的好、姑娘是如何的美、小伙子是如何的壮、政府是如何的廉洁奉公。我不会。
我只是凭良心根据自已的成长经历说出自已的观点,仅此而已。
我忘不了,六年级上学期时,我因无钱交65元的学杂费,被老师撵回家拿钱的一幕幕场景,如果当时没有天门市下达的小学生读写竞赛的通知,也许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失学在家了。
当时的我因为交不起学费不想再去学校继续被老师撵回家,所以选择了放弃学业,十多天后校长和语文老师去家里把我接到了学校,之后便不再催我交学费,后来我也不负众望为学校争了光,学校才为我免除了所有的学杂费。
可是当我上了一年的初中,又一次面临辍学的命运时,没有任何人给过我一丝的帮助。虽然村子里到处是一片惋惜声,可这也只是在我伤痕累累的幼小心灵上撒上一把盐而已。
那时,年仅十三四岁的我一遍遍在心里问老天爷:既然注定我是辍学的命运,为什么一年多以前要让我回到学校?那时我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决定不去念书的,现在却还要再面临一次这样的结局。
我也忘不了,当年我和秦刚分手后,一些人的指指点点闲言碎语和落井下石。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事,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认同,更何况,在那个年代,我当时的举动无异于是离经叛道,为世俗所不容的。
日期:2012-07-17 21:48:46
车子刚在家门口停下,爸爸和林波还有蓉儿以及小侄女全从屋里出来了。
才下车,隔壁的大婶一家也围过来了,和他们寒暄了几句,爸爸就喊我们进屋先吃饭。
两个姐姐都还在广东没回来,没想到我们是最先到的。
爸爸很开心,笑声也极其爽朗:“午饭老早就做好了,就等着你们到了才好开饭。思雨丫头早就饿得哇哇叫了,一直吃饼干充饥呢。你们也饿坏了吧,小龙,来,外公记得你爱吃炮蒸鳝鱼,多吃点。”
小龙也不客气,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着:“外公,我自己知道吃,你别管我........你自己也吃呀。”
看着这一桌子的菜,蓉儿肯定忙活大半天了。我由衷地说道:“蓉儿,辛苦你了!”
蓉儿腼腆一笑:“不辛苦,姐,你要是能常回来玩玩,爸爸肯定会很高兴的。”
蓉儿的厨艺不错,做的菜很有妈妈的味道,可能所有天门的女子做出来的菜口味都大相径庭吧,总之在我吃来,和当初我妈妈做的口味很相似。
我已经多年没尝到过这个味道了,属于家乡的味道,属于母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