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4 15:39:09
(承接上文,故事继续……)
十四炎阳日
半个月后,已是中伏天气,卧龙川终于迎来了她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节。
此时的太阳,仿佛变成了一颗蘸饱煤油的巨大火球,每天刚从东山跳出,就开始肆意燃烧,直到蜗牛般地在灰蓝的天空里划出一片热浪滚滚的弧线后,才又心满意足地跌落到西山背后那个神秘的油盆里——为下次的燃烧积聚能量去了。
山上,花田地已经犁过了第一遍,这时正在尽情的享受着炎阳的沐浴。临近地块里,玉米和洋芋们个个无精打采,她们都在煎熬着、煎熬着,小心翼翼地去跨这条难熬的生命坎途。
川间,前些日子还郁郁葱葱的麦子在短短的几天里便换了衣裳,显出金黄的颜色。
……
午后,永福老汉走出家门和俆孙氏来到井台旁边的大柳树下时,那里已经聚满了乘凉的人们。
“啊喓,这天气把人热死了。”有人说。
“就是,就是。”人们集体感慨。
“徐家爸,我看这样的天气,麦子是等不住几天了?”有人问。
“嗯,对着哩,再过三四天就能割了!呵呵——就是河边那几块地气湿一些的也用不了几天了。”
说着,人们便兴高采烈地谈论起今年的收成来。
自从单干以后,以前懒散的人们突然像重新活过一般,都把积攒多年的力气毫无保留的用到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细心经营起这让人心疼的土地来,因此这两年间,人们的温饱大都已经基本解决了。而今年,几场雨水又都下到了时候,所以和前两年比,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了。
“哈哈——”人们越说越高兴,仿佛连火炉般的热风都透出了几丝凉快。
是啊,对于这群靠天吃饭的庄户人而言,还有什么能比五谷丰登更叫他们欣喜呢?
远处的树阴下,躺在地上的宋能能听了许久后终于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打着哈欠向人群说道:“啊,既然今年的粮食又丰收了,那余粮多的可要给我们家借上一些哟?”
“能能——”苏玉材问,“你和宋家爸两个人,你家的庄稼又长得那么盛,还借个什么呀?”
“对啊,能能,你不会是刚刚睡醒说梦话吧!”徐兆庆调侃。
“啊呀,呵呵,你们不知道,我们家腊月里要过个事情哩!这不,嘻嘻,我是怕万一粮食不够……”
“过事情,你们家要过什么事情?”苏玉材插道。
“噷——”宋能能用手整了整头发,瞪了兆庆和玉材一眼,“就行你们找个婆娘睡觉养娃娃,我就不许了,嘿嘿——我还不想让我们宋家断了烟火呢?”
“哦——”这时人们才终于渐渐回想起他在人前已经炫耀过无数次的那门婚事来。
“能能,你见过你媳妇了没有?”杜三宝笑着问。
“不见那还叫个球媳妇。呵呵,见过了,见过了……”
“那你媳妇漂亮不?”
“啥?”宋能能轻蔑地看了一眼杜三宝,看了看和他一起耍大的早已为人父母的其他玩伴得意地说,“噷,也不看看我能能是个什么人,唉,我要是和你们一样找个吓死癞蛤蟆的、骇死叫驴的,哈哈,说不定我现在都快当爷爷了呢!”
“哈哈——”人群中顿时发出一阵快乐的欢笑。
“我把你个驴日的,这还不都是你徐家妈的功劳。要不是她老人家,我看你娃娃就是光光的一条棍咾。”宋德山见儿子骚情地没有个边际,站起生来狠狠骂道。
“嘿嘿。”见父亲这么说,宋能能才将那张总是关不严实的嘴巴闭上,复又往树荫下一躺,哼着调调凉快去了。
“啊喓,这个能能哟——”元嘉婆娘朱老太太笑道,“他宋家爸,这可是好事呀。到时候万一真缺粮食,呵呵,我家一定借给你。”
“对,对。”元嘉老汉应和道。
肆虐了一天的太阳刚一下山,永福老汉便喝着羊儿出圈了——这个季节天气实在是太热,如果按照以往的时间去放羊,人和羊不被晒成个火疙瘩才怪哩!因此,永福老汉只好抓住天将黑未黑的这一个多小时让羊群进食了。
永福老汉才刚刚出门,兆祥就领着婆娘娃娃来了。
“啊喓,我的个良娃子,你可把奶奶想死了啊。”正在厨房擀面的俆孙氏听见孙子来了,立马放下擀杖,一把从儿媳手里抢过娃娃抱在怀里亲热了起来……
当永福老汉回来,一家人吃晚饭时徐孙氏问:“兆祥媳妇,你们怎么今天回来了,该不会是有什么事情吧?”
荷花看了男人一眼,低声说:“妈啊,兆祥在公社食堂给我找了个事做,一个月要八块半钱哩。”
“八块半钱,那可是一大笔收入哩。是个好事情啊。”永福老汉高兴地说。
“好是好,可就是——就是娃娃没人看咾。”荷花说着将头低下。
“是啊,公社最近天天到处抓计划生育,我也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么。”兆祥从兜里摸出一根纸烟递给父亲后说。
“嗨,多大点事么,就把你们两口子操心成那样。呵呵,放心吧,娃娃有我和你大哩!”
永福老汉将烟点燃,美美地吸了一口:“你妈说的对着哩。你们只管好好工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