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朝鲜发生叛乱,吴长庆带着袁世凯到朝鲜平叛,袁世凯表现很是抢眼,带头冲锋陷阵,办事细心得体。26岁的袁世凯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在朝鲜办事雷厉风行,手段果敢。有效的遏制了沙俄和日本对朝鲜的渗透,日本人把他视为眼中钉,在甲午战争前多次谋划了针对袁世凯的刺杀行动,多亏小袁同志机警外加上小时候练就的功夫功底,躲开了暗杀行动。
日期:2012-02-13 18:14:33
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之后,在北京赋闲了一段时间,他利用这短时间,广泛的结交朋友,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不久新工作分配好了,到去温州,处州两府做道台。相当于副市长的位置吧,但是袁世凯更喜欢在部队里工作,就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清廷全国都在讨论训练用西式办法训练的新式军队,原来满清入关的时候,最得力的是满清的八旗部队,有句话叫满人过万天下无敌,可见战斗力的强悍。满族最早在东北山里那个穷乡僻壤,物资缺乏,所谓的八旗兵其实平时就是老百姓,带着老婆孩子上山挖人参,采松子。听说大汗要领兵打仗,全家老小欢天喜地,老婆孩子盼着当家的出去多抢劫点东西回家。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打仗,走到哪抢哪,军粮都不用准备。效率自然是高!汉人的军队向来是只给八旗兵逃跑的屁股看。等到满清入了关,八旗兵都成了开国元勋。国家出钱养了起来,战斗力极具下降。到了清末,八旗兵和绿营兵面对洋人的快枪大炮。没有一点还手之力。要说洋人打不过还是有情可原,可是这群八旗兵,连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这群拿着粪叉洋镐的农民也打不过。这脸真是丢大了!最后咸丰皇帝只好动员汉臣自己组织练兵抵抗太平军,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出名。这些自己的组织的团练多以同乡的亲戚关系为纽带,什么三叔二大爷,老爹领着儿子,被敌人砍死一个,全部队的人一起愤怒!杀敌不用政委作好思想工作,全军心里都就一个字——报仇!所谓参军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地方武装也渐渐的落后了,士兵邋遢懒散,一手拿枪,一手拿着旱烟袋。站没站像坐没坐相,杀敌无术扰民有方。全国对于西式练兵方法普遍看好,可是不知其中要领。有一个清朝官员看见洋人练兵后竟然做出了如下的描述:“西人练兵,列为方队。步伐整齐,见到长官,皆手举到头边,拔一根头发,抛到地上,以示尊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