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二年(1024年)秋,范仲淹亲自率领近万名修坝大军奔赴海滨,修坝围堰。但治堰很快就遇到了困难,仅仅一场大海潮,就吞噬了在海边作业的一百多民工,京师震惊,要求停工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他和同科进士滕宗谅(请他写《岳阳楼记》的那位朋友)一起,不顾被海浪卷走的危险,冲在工程的第一线。主帅的从容和镇定,终于带来了捍海治堰工程的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
堤坝建成后,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数千民户,纷纷扶老携幼,重返家园。为了感激范仲淹,范同志主持修建的海堰,被当地的人们亲切地称为“范公堤”。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丁母忧结束.因修筑捍海堤坝有功,由晏殊推荐,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北宋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就是皇上的文学侍从。在秘阁校理位上,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来说,这是飞黄腾达的捷径。
此时,仁宗皇帝年已二十,早就是成年人,应该拿到独自掌权的“身份证”了,但他依旧是地地道道的“儿皇帝”,军政大事,全都由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说了算。更为甚者,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得悉这一消息后,他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在家,为人儿子的仁宗应该给母亲叩头;但在朝,应该是刘太后对仁宗行臣子之礼,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上了奏疏,批评这一计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