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06 08:12:00
功成身死 三
2019-110
对这一路大军,网上有文章称:“李继岌、郭崇韬统率的这六万大军,集中了后唐国内绝大部份的精兵猛将。”我不知道,此文的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但个人认为,这种论断有些失之于草率,是很值得商榷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六万大军的主要统兵将领来略作分析。毕竟那时还是五代,北宋那种刻意斩断将领与士兵的联系,制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制度还没有形成,从将领的来历,还可从大致推测其统领军队的源流。
挂名主帅李继岌,还是个初历戎行的纨绔少年,在军中既无经验也无威望,性格还有些偏软弱。至于他是否遗传了祖、父两代的军事天赋?历史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无法验证。但即使李继岌有成为名将潜质(这个可能性看起来不大),在这次战争中也没什么用,故而他与这支军队的强弱没什么直接关系。
实际总指挥郭崇韬,咱们已经很熟悉了,他足智多谋,在灭梁战争中有过卓越的表现,算得上当时的名将。不过郭崇韬此前主要是在李存勖身边出谋划策,独当一面的机会不多,虽有过节度使的头衔,但每次都是挂名不上任,恐怕缺少陪养从属于自己的嫡糸武力的机会。
副总指挥李令德,原名朱令德,是举河中之地背叛后梁,投靠李存勖的西平王李继麟(朱友谦)的儿子。史书有明确记载,李令德带来的军队,就是朱友谦从自己的河中军队中挑选出来,交给儿子的。在历史上,朱令德与朱友谦的河中军从未有过什么优异战绩,好象也就守城的能力还可以,但每次渡过难关,都要靠李存勖发兵来救。无疑,在后唐军队的编制序列中,李令德算不上猛将,河中军也算不上精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