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看,张骞无疑是孤胆英雄,可是,用今人的眼光观之,又可以说张骞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可以想象,假设张骞当时已经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是不可能揭榜出使西域的,正因为他年轻气盛,既没成家,也没立业,徒有一腔热血却又无处报国,所以才情愿和命运赌一次博。他绝对不曾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次赌博,却成全了他的万世英名。联想到如今,当年的知青下乡和近几年的支教生政策莫不如是,吃第一只螃蟹的人往往都出了名,而后来迎风跟进的,却少有人提及。所以,我的建议是,要做就做吃第一只螃蟹的那个人,如张骞,否则,干脆就不要吃什么螃蟹。
听说张骞愿意出使西域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不仅亲自为他挑选了100名勇士随行,还让归顺汉朝的匈奴人堂邑父给张骞做向导和翻译。公元前138年,张骞开始了寻找月氏的行程。要到西域寻找月氏,一定要经过已经被匈奴人占领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中原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
当时,汉人穿的是汉服,而匈奴人穿的是胡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左右衣领交叉,右袖口里藏口袋,束腰,衣长过膝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可以想象,汉服让人感觉象神仙,又象诗人,恐怕也只有与李白、杜甫相当的诗人才能穿出它的味道来。我们大胆地猜想,如今的诗人们之所以不敢穿汉服,原因大抵与穿不出诗人的味道来有关吧。当然,这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折射出的道理是深刻的,一个无法诞生出伟大诗人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曾经诞生过无数伟大诗人,但现在却无法诞生伟大诗人的民族更是可悲的。因为在有的时候,诗人反映的并不只是某个诗人的才华,而是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才情和宽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