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说“君子不党”(“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是说君子不拉帮结派,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可是在魏晋的清谈中却能基本上做到,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我们仅举下一个主人公王弼成名相关的故事就可以了。
第一个故事:圣人体无。
由于家世的关系,王弼20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名士裴徽,一次,二人见面聊起来了,裴徽直奔主题,劈头就抛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无,我也觉得无是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可是为什么,作为儒家圣人的孔夫子根本就没有谈这个问题,而老子却在《道德经》中不厌其烦地解释它呢?”(“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
王弼回答裴徽这个问题,可谓一语惊人,说:我看是这样,就象现在的人所说的,缺什么就补什么一样,老子其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说“无”,是因为实际上他不能达到真正的“无”的高度,只能看到“有”,所以总是议论自己不足的东西:无。孔夫子则反之,他能体会到“无”,以“无”作为自己人格的内在本体,而又认为“无”是不能用语言去解释的,所以就不去多说它。(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很明显,王弼认为孔子高于老庄,能同时到达有和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