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10-25 17:55:17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五)逐鹿中原 六.泥足深陷

淞沪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进行了紧密联系,希望苏联出兵伐日。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苏联承诺3~6个月内对日宣战并开始大规模援华。北方军事压力陡增,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重心。再加上日本在战前并没有沿长江西进的全盘计划。因此,在德国的斡旋之下,日本开始和中国进行和谈。而在淞沪会战中,日本大本营早就划下日军在上海作战范围的“制令线”,所有部队不得越过苏州、嘉兴以西的地区作战。

日本开出的和谈条件实际上还比较“宽松”。其核心是内蒙自治和将北平天津划入中立区。也就是说日本只谋求内蒙和平津的控制权。当然还有中国停止排日等附加条件。而中国方面在上海沦陷后也基本同意以此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只要能保住华北的宗主权、领土权和行政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日本都还有机会避免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

然而日本军队最终越过了“制令线”,并攻陷南京,使和谈可能彻底破灭了。其中原因发人深思。从表面上看,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前线部队抗命所导致。但仅仅将进攻南京看作前线部队的疯狂行为是不妥的。日本之所以采取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败后的无序溃退,原本可以拱卫南京的“东方兴登堡防线”形同虚设。其次是日本军队在淞沪战争中虽然获胜但损失惨重,“宽松”的谈判条件有可能不足以收回战争成本。再次,未经过大的消耗就直接到达制令线的日本第十军尚无机会表现。最后,各远洋大国的绥靖政策,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只向中国表示同情而无任何实质性的支持,甚至还间接支持了日本(卖给中日双方的援助物资要两国自己负责运送,没有海军的中国相当于被禁运了),这大大的鼓励了日本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