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03 09:19:01
龚心湛的先祖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中国文学史上的“江左三大家”之一(另两位是常熟钱谦益和太仓吴伟业)。龚鼎孳在清初历任刑、兵、礼三部尚书,他与其弟龚鼎孠是合肥稻香楼主人。
安徽合肥有个著名的“逍遥津公园”,人们提起它就会想起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时光荏苒,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逍遥津成为合肥官僚龚心钊的私家花园。这个龚心钊不是别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他与龚心湛是堂兄弟,而合肥龚家到了龚心湛这一辈,已经繁衍了13代。龚家祖籍江西临川,历经20代,元朝末年转迁合肥,到7世孙龚鼎孳时,合肥龚家发展至顶峰。
龚照瑗与龚心湛是堂叔侄关系,龚照瑗做官的时候,龚心湛正因为家境贫寒而读不起书。8岁那年,龚心湛在父亲的安排下到上海投奔龚照瑗,与龚照瑗的两个儿子龚心铭、龚心钊一起读家塾,然后一起入国学馆。心铭、心钊兄弟循着他们父亲龚照瑗的老路,考科举求功名,而龚心湛却喜欢新学选择了英语。龚心湛9岁时只身去上海投靠时任苏淞太道的三伯父龚照瑗,与龚照瑗之子一道入国学为监生,后来他仰慕新学,考入金陵同文馆。
日期:2011-11-03 13:29:43
1890年,21岁的龚心湛从金陵同文馆毕业,奉派随出使英、法、比、意钦差大臣薛福成常驻伦敦。龚心湛年轻好学,办事干练,深得薛福成赏识。1893年其伯父龚照瑗接替薛福成任大使,龚心湛由随员被提拔为参赞。在此期间,清廷组建北洋舰队过程中,涉及大量订船和借款事宜,多由薛福成、龚照瑗交龚心湛承办。
龚心湛几代均为外交领域的知名人士,龚照瑗的儿子龚心钊1909年被任命为驻英属加拿大总领事。龚心湛的侄辈龚安庆1933年任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龚安庆的侄辈龚镇洲曾被孙中山派往南洋诸国宣慰侨胞,筹集款项,他病故后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电唁“有德有年,功在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龚镇洲的两个女儿龚普生、龚澎,分别官至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驻爱尔兰大使和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毛泽东主席还曾风趣地对龚澎说:“你们家革命派占了多数嘛!”
日期:2011-11-03 17:03:29
(2)密谋诱捕孙中山
龚心湛在驻英公使的随员任上,参与了震惊世界的密谋诱捕孙中山的事件。当年孙中山被诱捕后的幽禁地波德兰区覃文省街49号,即龚心湛供职的清廷驻伦敦公使馆,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
1895年,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先出走日本,后辗转至美国。但他并不知道,清廷早已对他的行踪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1896年9月25日,孙中山乘坐“麦竭斯底”号轮船轮船横跨大西洋,比纽约出发到达伦敦,此时接替薛福成任清政府驻英大使的龚照瑗,接到驻美大使发来的密电:“现据纽约领事施肇曾探悉,孙文已于9月23日搭白星轮船公司的麦竭斯地号,至英国利物浦登岸。”
日期:2011-11-04 09:04:14
清政府正在到处缉拿孙中山,曾令驻英公使龚照瑗“不惜一切代价捉拿孙中山,死活不论”。龚照瑗接到密电已是深夜,第二天立即派使馆参赞——英国人马格里前往英国外交部,要求英国政府协力缉拿孙中山,并提出可否依照香港、缅甸引渡条款行事?英方表示,该条款不适用于大不列颠国本土,不能引渡孙中山。见依靠英国政府无望,龚照瑗便另想一招,雇佣私家侦探诱捕孙中山。
9月30日,孙中山抵达利物浦,并于当晚乘火车到达伦敦。
10 月11 日,那是个英国人享受生活的星期天,孙中山对清政府暗中派人监视没有丝毫察觉,正在路上行走时,引起了两位“广东老乡”的注意,两人“且行且语,步履舒缓”,孙中山的左右分别增加了“两人陪同”,他们请孙中山到家里坐坐“烹茶进点,略叙乡谊”,孙中山原本谢绝,但在一阵“情意诚挚非常”的推拉之后,孙中山已经到了路边的房子,“正趔趄间,忽闻邻近之屋门窘然而辟,左右二人挟予而入。”于是,孙中山在到达伦敦11 天左右就被清朝驻伦敦公使馆诱捕幽禁。
日期:2011-11-04 13:19:12
龚照瑗派人把孙中山关押在使馆内三楼的一间小屋中。孙中山被囚期间,龚心湛主持过几次审讯,但并没有审出个所以然。孙中山在自撰的《伦敦蒙难记》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被诱擒于伦敦,牢于清使馆十有余日,拟将弟捆绑,乘夜下船私运出境,船已赁备,惟候机宜。初六七日内无人知觉。弟在牢中自分必死,无再生之望,穷则呼天,痛痒则呼父母。人之情也。”这段话现在读起来时那么真实和感动,一句“人之情也”,将孙中山在伦敦被幽禁时的无助和担忧表露无遗。
被软禁的孙中山不甘坐以待毙,他向窗外扔求救纸团,向使馆中英籍职员申诉并试图感化他们。终于孙中山感动了英国人柯尔,他在女管家贺维的鼓励下,答应替孙中山送求援信给康德黎。
日期:2011-11-04 17:04:23
康德黎是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始人,孙中山在香港时的医学导师和朋友,1887年孙中山21岁时,由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转学到西医书院就读,与康德黎交往弥密,感情甚笃。康德黎住在与清廷驻伦敦公使馆不足百米的覃文省街46号,得知消息后挺身而出,向伦敦的地段警署和新闻界揭露了清使馆在英国本土滥抓中国公民并欲偷运回国的消息,一时间社会舆论哗然。英国《环球报》以《惊人消息!》为题,首先披露了孙中山在伦敦被绑架事件。接着,伦敦各报均以特大标题相继报道,许多伦敦市民到使馆外抗议。
龚照瑗觉得,再囚禁下去使馆方面将陷入更大的被动,只好决定放人了事。但龚照瑗把这个宣布放人的差事交给了他的侄子龚心湛。
1896年10月23日下午4点半,驻英使馆参赞龚心湛出面宣布,恢复孙文的自由!来接孙中山离开使馆的英国外交部特派专员,苏格兰场警署侦探长和康德黎应龚心湛请求,带孙中山从侧门悄然步出清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