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快5岁了,最近老是半夜咳嗽,西安同仁堂看了吃中药,没多大用,孩子喉咙老是嗯、嗯的,鼻子老吸鼻涕。最近的鼻涕是黄稠的,谈也是黄的,他总是把这些东西吸到肚子里。孩子胆小。晚上睡觉容易热,而且脊背出汗。给他盖得不多也不厚。他妈盖得比他还厚冷得不行,它却总要睡熟后吧胳膊伸出来。从小就那样子。容易积食。我该怎样才好
-----------------------------
@岁虎158:
您好!一般小孩子,孕妇以及老年人,我们中医都不会一下子想到用药解决问题,而是先想到用平常的食疗,来把病气减弱到最小。确实,许多疾病,都是因为不懂得饮食之道而滋生的,故曰“病从口入”。
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也说了:“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尤其是处于温饱问题解决的当今时代,基本上的疾病都离不开不良的饮食观。一是过度饱胀,撑出来的病。二是过度肥甘厚腻,污染了气血,生出来的病。
这时该怎么办?吃药的同时,务必戒口,正如古人所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减掉了饮食,饭到五分饱,或七分饱,就等于断了嚣张病气的粮道。你看,有些人一生病,就默默不欲饮食,其实这也是身体在自我疗治,就是把饥饿感培养出来后,就可以消化疾病。
所以懂养生的人,都会给自己留几分饥饿感。绝不会胡吃海塞,把胃肠填饱。而那些懂得喂养孩子的家庭主妇,更加不会过度溺爱孩子,而顺服他口腹之欲。孩子想吃什么糖果,就给他吃就给他买,这跟豢养宠物差不多,决不是教育孩子之道。
你小孩,平常咳嗽,而且痰黄稠,鼻涕多,明显是脾胃中营养过度。这是长期过度喂养导致的。脾胃消化承受不了多余的营养,就会变生为痰湿、鼻涕,这时从根本治疗就是应该釜底抽薪,清淡孩子的饮食。饮食清淡下来,鼻涕痰浊都会变清下来,最后会慢慢消除。
你孩子晚上睡觉时,盖的被子不多也不厚,却老喜欢把胳膊伸出来。这是说明他身体胃肠道里面有积滞。吃了过多难消化的糖果,或吃的营养太过富足。多余的营养堆积在肠中,就会引起心腹气滞,身体发热汗出,而且非常容易感冒。所以,小孩子晚上那顿绝对要吃得少,而且清淡,那么半夜就会减少咳嗽,早晨起来黄痰也会变少。
关于食疗方面,你可以选用丝瓜和萝卜煮成浓汤,给小孩子服用,这个方法专门调治孩童痰多有些黄。
如果孩子还容易咳嗽多鼻涕的话,也可以选用蜂蜜半瓶,带皮的萝卜半瓶。把带皮的萝卜切成“黄豆粒”大小状,然后把萝卜粒,放满蜂蜜瓶内。这样两三小时以后,萝卜与蜂蜜便会化成像水一样,这叫“萝卜蜜”。
然后用这萝卜蜜,每次一大汤勺,放入玻璃杯中,加入温开水稀释,叫孩子用“千口一杯饮”或父母用调羹,一调羹一调羹喂养孩子。一天三到五次都可以,一般两天咳嗽就会消除。甚至气喘痰多,甚至发出“嗯嗯”声的慢性咽炎都有良好的效果。
但要注意小孩子绝对要戒口,乱吃东西,没有节制,只会忙坏大夫手。肯清淡下来饮食,留得三分饥与寒,大病都可以化小,再适当用点药,小病便可以化无了。
日期:2011-12-17 22:42:28
aviva1228 2011-12-15 16:58
草岭书斋 我看到前面中医修炼之道,粥的熬法不同,对人的作用也不同?这个是真的,还是艺术加工呢?
-----------------------------
aviva1228:
您好!你说的是《医道》法元和尚有关论粥的那段,而后面也会在一些篇章里面点缀一些粥道。没错,不同的熬粥方法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是真实不虚的,决非艺术加工。
首先,煮粥的方法,离不开四点,一是选择米料,二是选择水,三是选择火候,四是选择吃法。这四方面,功夫做得深浅不同,直接关系到粥的品质高下。
譬如,火候的问题,慢火与急火熬出来的粥,完全不同。所谓“慢工出细活”,慢火熬好粥。你看广州人煲汤,喜欢用“老火靓汤”来形容。用老火慢火熬出来的粥,气味清新香美滋润。确实,炒菜是要年轻人眼疾手快,可以炒出好菜,但熬粥一定要像老年人心平气和,才能熬出好粥,故曰老火。
像中药熬制药膏也一样,火候太急太大,整锅药膏一下子就焦了。非但无补益之功效,还有坏处,通锅俱废。我们百草堂有个熬药膏的朋友,他制作两极膏,从中午12点午时要熬到晚上12点子时。那种对火候的拿捏是要非常老到的,否则很容易就全功尽废。
还有,煮粥用的锅非常重要,铁锅不如泥锅。我们广东潮汕地区有出名的砂锅粥,他们每个月都要熬烂很多个泥锅,但却绝不用那些耐用的铁锅。因为泥锅熬出来的粥,那股粥香味特别滋补。人吸收起来毫无障碍,不会有抵触排斥,完全是水乳交融的感觉。这大概是水土相合吧。水跟金铁是不能相合的,但跟泥土却是一气相通,所以煮粥首选泥锅。
粥的吃法,非常关键,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要用啜粥法饮粥。”什么叫做啜粥?就是喝粥要轻轻闭齿,小口小口,趁热用千口一杯饮喝下。
《本草纲目拾遗》曰:“粥油能实毛窍,滋阴之功胜熟地。”可见粥能当良药用,这决不是艺术加工的说法。什么是粥油?就是煮粥时,那层稠厚的汤水。袁了凡先生说:“粥油乃米之精液,服之最能补精。”
而《紫竹林单方》中有提到治疗精清不孕方:“用粥油天天取来加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可见,粥油补精生精壮精强精作用巨大。一般早晨饮牛奶那是西方人的习惯,但我们中国人却认为,不如喝稀粥。稀粥更能令人神清气爽。
尤其是人体早上刚起来时,脏腑干燥枯涸,口中易有异杂味,如果再吃牛奶或鸡蛋等腥臭酸腐的食物,血液会变得更加浓稠。人一天之中,更容易混乱发脾气,烦躁不安。而喝粥就不同,心平气和,还能稀释杂质,清净血液。苏东坡就说过:“劝人食白粥,能推陈生新,利肠益胃。”
所以现在很多学者、上班族,非常容易有习惯性便秘,就是因为长期焦急,脏腑干涸,这时最好就是养成服粥的习惯。因为粥能助肠胃,推陈生新。而早餐如果吃牛奶鸡蛋之类的,却会加重肠胃运行负担,令肠道更加干涸难通。
还有关于煮粥的柴火问题。我们家乡最出名的小吃叫“油炸豆腐”。可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人采用石油气来炸豆腐。还有一两家仍然用松枝柴火,是生意最好的,每天都供不应求。那些吃过柴火做的炸豆腐后,都吃不惯那些用石油气做的。
这火居然也有差别,难怪《抱朴子》中说:“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除风助药力。”看,古人连柴火都讲究,最好煮药的柴是桑柴或松枝。我们在城市吃用石油气、铁锅煮出来的粥,同我们回到农村用泥土锅、桑柴火煮出来的粥,比起来那简直有天壤之别。能亲尝过的人,对乡村美食的简朴归真,自然就就会回味无穷。
所以说,现代人养生,没必要追求太多花样,只要尽量往简朴自然方面靠,那就是养生的大道。那营养保健品,容易壅堵胃肠,令血液浓稠,心浮气躁,怎么比得上清粥淡饭令人心平气和,身体冰清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