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1-08-06 19:54:56

第十二章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九江市湖口县城。石钟山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第二天下午二点,王佐在石钟山大门口等到了杨玉清。王佐带着玉清来到验票外,对验票小姐说找许红霞,验票小姐摆摆手,让王佐玉清上了石钟山。

王佐和玉清拾级而上,玉清说:“许红霞是谁呀?”

“我也不认识,我有个师妹叫柯艳梅,跟我说上石钟山玩就找许红霞,不用买票。”

玉清将信不信地看了王佐一眼说:“真的吗?我在湖口这么多年,来玩还要买票呢?”

原来王佐去年分到湖口时,经常从石钟山大门不远处一个缺口爬上山,在石钟山上研究太平天国时的战场,在石钟山上远眺长江对面江洲,和鄱阳湖对岸九江那一侧的梅花洲,再看长江,看鄱阳湖。王佐研究了半年还是搞不明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为什么能一把火烧掉曾国藩的战船,但却认识了许红霞。许红霞的爸爸是石钟山的花工,在山上有一间宿舍,是故许红霞经常在山上住,帮他爸爸值班。王佐经常在山上瞎转悠,一来二往两人就认识了。

王佐和玉清拾级而上来到了怀苏亭。怀苏亭是怀念大诗人苏东坡的亭子,亭中立了一块石碑,石碑的正面绘有苏东坡的画像,背面刻着苏东坡写的《石钟山记》。

“知道这是纪念谁的吗?”王佐问。

玉清白了一眼王佐说:“就你知道,有本事把《石钟山记》背出来。”

王佐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汝面对碑文,吾背对碑文,吾背对而诵之,汝面对而验之,听好咯!”说完,王佐用手拍了拍玉清肩膀,然后转过身,清了清口,大声背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杨玉清转过身,兴奋地说:“一字不错呀,没想到你还是个才子!”

“那当然,现在这种进取爱学习的人不多吧,特别是你这样的自以为艳绝湖口的大小姐。”王佐不无得意地说。

“臭美,啥年代了,还当是才子佳人的年代咯,现在女孩子喜欢的是会踢球会弹吉它会玩会唱的青春阳刚的男同胞,你这些把戏早落伍了,骗骗乡下姑娘还差不多!”玉清反唇相讥,不屑一顾。

“哼,是这样对待师父的吗?不是我指点你打羽毛球,你能提高吗?”

王佐不无气愤的说完,甩开步子向山上走去。玉清见王佐生气了,跟上王佐,用左手挽着王佐右手,依偎着王佐拾级而上说:“好,好,你文武全才,不然艳绝湖口的本小姐怎么会上了你的贼船呢。”

玉清边说边调皮地看着王佐,脸上露出害羞而幸福的迷人色彩。王佐看着玉清小鸟依人般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感觉还是特别好。

王佐与玉清穿过船厅,来到了江天一览亭。站在亭中向远眺望:啊,大江东去,天色茫茫,王佐忽然感觉到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简直就是“天地一沙子”而已。当年郭沫若先生看了此处风景后,感觉甚好,并留下了“江天一望宽”的诗句。在亭子的石下侧,有一块巨石,当年日寇曾将我爱国志士、无辜百姓残忍地装入麻袋,在此投入江中,郭沫若先生听闻此事,悲愤至极,写下了荡气回肠的《登湖口石钟山》的著名诗篇。

王佐与玉清继续向前穿行,过桃花洞,穿过“且闲居”,来到了“清浊亭”,从亭中向下望去:但见翻阳湖和长江两水不相混和,江水西来而浊、金波翻滚;湖水南来而清,浪花飞银,水分两色,两水合而为一,奔流东去。

古代交通不便,人马往来和物资运输主要是通过水路来完成的。湖口就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入口,占据湖口,船队溯长江而上,可以直抵湖南湖北乃至四川,古代是楚国和蜀国所在地;顺江水而下,就是长江下游的宿松、安庆、南京、上海,可以轻松到达江东;凭鄱阳湖往南,舟辑可以借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沟通闽越和两广,因此湖口实在是一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而凭水峭立的石钟山,就像长江和鄱阳湖的一把铁锁,锁住了南来北往的舟辑客商。军事政治集团,放不下的是石钟山控制的山河;迁客骚人,放不下的是石钟山缠绵的山水。

石钟山整座山精巧玲珑,山上怪石嶙峋,古木苍翠,实在是鬼斧神工,天地之精华,王佐不由赞叹。湘军水军都督彭玉麟为记念爱恋的女子表姐梅仙,在山上建起一座梅花舫,种六十株梅环绕四周,写一百首梅花诗夜夜吟咏。一位湘军大帅兵部尚书情至如此,不舍心上人,“知已一生惟有雪,香清艳冷自相亲”,致使石钟山也成情侣之山。

两人一路游玩,过碑廊、梅花厅、浣香别墅、忠烈祠、报慈禅林,一路有历代碑刻及石刻,最后来到上谕亭,亭名及碑文为曾国藩手书。

上谕亭附近游人稀少,王佐和玉清在一块大石头上座下来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