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9-19 10:52:49
连载100
除此之外,太祖还对进士录取稍加改革,将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里第一名叫状元,然后榜眼、探花;增加了同进士出身,录取人数便大为增加。
当然,这个“同进士出身”,跟真正的进士还是有点区别的,内行人看来,好比浙大城市学院跟浙大的区别。所以到了清朝出了一个经典故事,清朝名臣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试,只是入围三甲,成了“同进士”。 虽然日后封侯拜相,极尽荣光,却也没办法去掉那个讨厌的“同”字。
这一日饭后,曾国藩与幕客们休闲扯淡,出个上联求对,联云:“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老婆,如者,实不如也。引申之,此联其实有七个字:“如夫人不如夫人”。此时幕客李元度口舌伶俐,脱口而出:“同进士”。数十年间曾国藩一直以此三字为耻,想不到,今天当这么多人面听到,自然面色大变,聚会不欢而散。后来有人将对联更加完善,变成上联“替如夫人洗脚”,下联“赐同进士出身”,倒也工整。
不过立国之初,科举还不完善,想想赵匡胤在任命赵普为相时候,连敕书上需要现任宰相签字这一礼节也不知道,所以对于考试中出现其他纰漏也就属于正常了。当时是没有殿试的,一般情况下一切程序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是将录取结果告知太祖赵匡胤,直到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心情很好,打算跟新科进士沟通沟通感情,将几十名进士带到了讲武殿,一番闲谈下来,其中有个叫武济川的,不但知识浅陋,甚至回答问题时慌张失措,牛头不对马嘴,就下令将其刷掉。而此时刚好落榜的士子徐士廉击鼓投诉主考官李昉作弊,录取老乡武济川;赵匡胤一看事情猫腻不小,于是随后召见了落第者306人,择其195人,令殿中侍御史李莹为考官,“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从此才有了殿试的说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