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2节

热门小说推荐

赵高是这样安排李斯的晋见时间的:每当胡亥与可爱的宫女们,正玩得兴起的时候,李斯那张讨人厌的脸就不知趣地出现了;而当胡亥闲着无聊时,却见不着他的任何踪迹。

一来二去,胡亥火了:“他是瞧不起我呢,还是吃定我拿他没办法?”

胡亥是在跟赵高发牢骚。

赵高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眼下正是上下其手的好时机。

于是,他爆了李斯的二点猛料:

一,李斯自觉是沙丘之谋的功臣,遂不满意仍屈居丞相之位,他要裂土称王。

二,李斯的儿子李由,据说有里通匪徒之嫌疑。

胡亥即愤怒又感到害怕,他想收拾李斯,又担心拿不到确凿的证据,因为倘若逼反重兵在握的李由,不是玩的。于是,决定先从李由下手,秘密派人侦查其勾结匪徒之情实。

李斯这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赵高这小子要我死啊。

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总之是鱼死网破。

李斯发起了他的第一波攻击。

赵高名为爆料,实是造谣,作为回应,李斯就揭发。

他揭发赵高大权独揽,无法无天,又贪得无厌,如不加节制,恐要祸生肘腋。

由于有赵高之前的话垫底,此时的胡亥显然对李斯怀有戒心,因此,自然不会相信李斯所说的。

不仅如此,他还给赵高看了李斯的揭发奏章。

这就意味着李斯的第一波攻击失效。

亡国之臣(3)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是肯定的。因为精明的李斯不可能就此坐以待毙。

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向前了,不是红地毯就是地雷阵,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这时节,蓦然回首,李斯无限伤感地发现,这坎坷的一生走过来,表面风光,实则孤苦伶仃,因为他丢掉了人生中许多至为珍贵的东西。

设计杀掉老同学韩非,他丢掉了为人至关重要的友情。

参与沙丘之谋,他丢掉了为官至关重要的政治良知。

剔除这些崇高与善良,他的灵魂深处,还余下什么呢?

除了见利忘义,他没有余下任何值得怀念的东西。

这就是李斯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

想当初,沙丘之谋时,他只要捂紧他的丞相大印不松手,何至于落到如今被赵高逼向墙角的地步?

这么一想,光明似乎重又降临李斯那向来阴暗的心。他知道,要想取得一线胜算,看来只有占据道义至高点这一途了,正如赵高意识到,要想扳倒根深蒂固的李斯,只有设计陷害一途一样。

于是,他鼓动冯去疾和冯劫联名上章,要求改革弊政,安抚人心,挽救颓局。

就是这样的良心发现,令李斯不曾想到的是,鬼迷心窍的胡亥竟然勃然大怒,他质问李斯:

“一个成功的帝王就是唯所欲为,这不是你说的吗?你要我改变唯所欲为吗?国势弄成这个样子,身为国家重臣,你,还有你(冯去疾),你(冯劫),竟然拿不出象样的对策,反倒怪起我来,我养你们还有什么用?”

一纸令下,逮捕他们仨。

有骨气的冯去疾和冯劫,选择了自杀。

没骨气的李斯,把自己扔进了监狱。

死到临头,李斯还在幻想永远也不可能兑现的澄清事实。这说明,李斯到底没精明彻底,他哪道忘了韩非、蒙恬是怎么死的吗?

事实是,出任李斯一案审判长的赵高,让他死得极象韩非——我指的是所谓的审判过程。

这就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

老虎凳辣椒水,拷打了上千次,终于把李斯打服,承认自己图谋造反。

尽管如此,李斯还不死心,他要上书,他要一封朝奏九重天,夕放回家过大年。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自白,历数自己这一生以来的伟大功绩,一二三四点,都是有大功于国家社稷的见证。

赵高拿着李斯漂亮的书法直笑,一扭头,李斯的无限希望就出现在了废纸篓里。

不服,打到你服为止。

这里需要解释的一点是,精通律令的赵高,所以这样做,意在防范一手,并不是光诬陷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因为秦廷讲究的是以法治国,司法官在办案时,如果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是不能结案的。

而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可能发生,更高一级司法官必定会对案情进行复审,这在《秦律》中称为“覆讯”。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本文的开头部分已作过论述。

更何况,李斯是帝国重臣,此案非同小可,胡亥必定会审慎待之。

于是,赵高派出自己的宾客,冒充是帝国官员,宣称前来复查案情。

李斯不知是计,如实回答不曾有谋反之心。

那就再打,往死里打。

如此三番五次,李斯被打怕了,他实在没有那样的火眼金星可以辨别来人的真伪。因此,接下来不管是谁出现在他面前,他都不敢改口了,直接承认是谋反。

包括胡亥派来的真正使者。

接到报告,胡亥笑了:“要不是赵高,我险些被李斯卖了。”

这就是上下其手的巨大威力。

就在这时,一线生的希望似乎出现在了李斯的面前。

派去查验李由案情的使者回报,李由确实不曾有里通匪徒之情实,因为他勇敢的战死了,以身殉国了。

问题是,这个关系李斯性命的消息,有且只能通过赵高,转报给胡亥。这么一说,大家就懂了吧,是黑是白,那是赵氏舌头的自由。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不管是残酷的“具五刑”,还是干脆的一刀结果,总之是,李斯得死。

在被押赴刑场的过程中,李斯回头无限伤心地对小儿子说:“再想牵着黄犬,同出上蔡(河南上蔡,李斯的故乡)东门去打野兔,永远不能了。”

父子相视大哭。

往日的风光与丞相的气派已然不再,有的,只是对生的无限依恋与可怜兮兮。

这时候,李斯才想起粗茶淡饭,原来是那样的可亲可爱。

可是一切都晚了,连累他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也要因此毙命。

时公元前208年八月,距秦帝国灭亡不到二年的时间。

胡亥任命赵高为丞相,史称中丞相。

赵高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权独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