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24 18:06:3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
生辰纲被劫的消息被上报了东京,蔡京闻讯后火冒三丈。
刑部立刻从全国的优秀探员中选拔了二十多人,组成了“六.四大案”专案组。
正组长来自山西,名叫邓飞。
此人从业三十年,经验非常丰富,据说丰富到了看一眼就知道谁是案犯的程度,好像长了一双火眼金睛,因此人称“火焰狻猊”。
副组长来自潭州,名叫蒋敬。此人三十出头,是警界的后起之秀,擅长推理分析、物证检验,人送外号“神算子”——放到今天大概要号称中国的福尔摩斯了。
蔡京看了二人的简历,表示满意,命专案组火速赶往现场。
尽管何涛是个反面人物,但我认为他并不是个甘心尸位素餐的人。
这可以从专案组这件事上看出来——本来这个案子已经与他无关了,但他还是整天跟着专案组的人跑前跑后,一定要看看人家是怎么破案的。
何涛说,这辈子说什么也要弄明白案子是怎么破的,否则死了也不甘心。
何涛还说,见了专案组第一面,那感觉就不一样,人家不愧是警界精英,别的不说,敬业精神就很令人佩服。
蒋敬来了之后除了出席接风宴,一分钟都没闲着,天天带着几个助手勘察现场,询问受害者,走访村民,晚上写东西挑灯夜战到下半夜。
邓飞更是谢绝一切应酬,除了听蒋敬的报告,其他时间就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说要培养感觉。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破案方式,令何涛信心大增。
“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啊!”何涛私下跟手下说,看来我大宋警界不全是咱们这样的废物,人家是真有真本事的人。咱们得好好学着点!
五天之后,邓飞正式通知大家,案情有突破,立刻在黄泥冈巡检寨召开案情通报会。
整个济州的捕快全部到齐,把那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
何涛以身作则,拿了个小本子坐在第一排。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首先发言的是蒋敬:
“各位同仁,经过这几天的共同努力,案情有了新的进展,所以我在这里代表专案组,向大家汇报一下。
这个案子,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复杂——团伙犯罪、定点抢劫、设计下毒、多重谋杀,很不简单,对不对?
但是实际上,只要我们根据证据来理性分析,真相就在眼前!”
蒋敬的开场白非常专业,平实而引人入胜,勾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好奇心。
“根据大名府提供的情报,生辰纲的押运官一共十七人,由大名府管军提辖使杨志率领。
但目前受害者只发现了十六人,我们进行了辨认,没有发现杨志。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杨志下落不明。
这个杨志是什么人呢?
大家看桌上的材料,这是杨志的简历。
从这些材料上可以看到,此人前科累累,管理仓库期间多次犯下贪污罪。
这次生辰纲案件,不排除是此人又一次监守自盗!”
说到这里,底下“嗡”的一声,大家交头接耳。
何涛一锤自己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听“唰”的一声,一副巨型画像从蒋敬背后的墙上垂下来。
上面画着一个面带青斑的男子。
蒋敬踌躇满志,指着画像,侃侃而谈:
“接下来还有更惊人的发现。
我们委托大名府的同仁,对杨志的住所进行了搜查。
搜查的结果很有意思!
屋子里一片狼藉,家具损毁严重。
其中一个细节很引人注意,那就是所有金属把手都不翼而飞。
这提醒了我:根据《皇家医学年鉴》记载,患有癫痫、羊角风、鬼上身等间歇性失控病症患者家中,家属常采取这种措施,防止病人自残。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张画像:杨志,像不像一个精神病人?”
场下的人又开始议论纷纷。此时大家已经彻底被蒋敬的智慧折服了,连自言自语都看着他的脸色:
蒋敬一笑,说“是”的人就改口说“不是”;
蒋敬一绷脸,说“不是”的赶紧改口说“是”。
蒋敬满意地看着这个场面,过了很久才继续讲下去:
“杨志形容消瘦,面色枯黄,神色萎靡。而且他脸上这条伤痕,根据我们的技术分析,十有八九是自残所致。
很像是精神病人对不对?
但是我们要透过表面看问题的本质。
一个疯子,怎么可能在大名府身居高位呢?
怎么可能担当押运重任呢?
因此,此人肯定不是疯子。
那么,以上这些证据,又该怎么解释?
答案只有一个,此人染有毒瘾!毒瘾发作,引起自残!”
这个结论再次引爆了会议室。蒋敬俯视着如梦方醒的捕快们,继续分析: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透过表象,来研究杨志作案的真实动机。
作为一个普通的瘾君子,很难想像他会有胆量和魄力去抢十万贯巨款来买五石散,因此杨志极有可能是想用这些钱来作为周转经费,也就是说,此人是个丨毒丨品贩子!
大家看材料第八十四页,杨志在东京期间,曾杀死当地无赖牛二。这不奇怪吗?
没有任何材料表明这两人以前认识。
因此,此事有两种可能:
1.杨志发展牛二作为下线,销售丨毒丨品,但二人分赃不匀;
2.杨志背后的是一个巨大的贩毒集团,他本人很可能就是这个集团的高级首领。
他身负在东京发展势力的任务,杀死牛二,就是踢开第一块绊脚石!
各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组织严密、心狠手辣的特大贩毒集团!”
会场的气氛达到了最**。
捕快们被这个结论震得目瞪口呆,发出的惊叹声简直要把屋顶掀翻,然后对蒋敬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邓飞示意大家安静,眯着眼睛盯着杨志的画像看了半天,猛地一拍桌子:
“凭我三十余年的从警经验,没错!就是他!”
当天,专案组的名字已被改为“六.四特大贩毒集团”专案组。
邓飞下了第一道命令:“根据我三十年的办案经验,最危险的地方,恰恰是最安全的。我看这个杨志就在跟我们耍小聪明,他很可能已经潜逃回老家躲藏!
我宣布,专案组立即赶赴麟州,捉拿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