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所谓的礼乐文明,不仅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限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更完善了国家体制、政令法律和典章制度等。而这所有一切目的是:
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左传》)
比如礼典仪式,貌似是程序的规范化,实则是维护统治秩序、规范伦理关系、调节阶层矛盾的制度外化。这一点,《礼记•经解》为我们解得很具体,很明了:
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一句话:礼乐是治理国家手段而已。
那么,孔子对周礼魂牵梦绕、对恢复周礼充满渴望,其目的亦在“治理国家”吗?回答是肯定的——
孔子教育弟子说:“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孔门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孔学传人荀况说:“国之命在礼”。(《荀子•强国》)
……
我们继续追问: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就是为了压制人民、维护王权吗?
错!
子路曾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好公务员,孔子说:“先之,劳之。”
——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姿态,身先士卒,才能引领人民勤劳致富、富民强国。
鲁国总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颜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