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7-01 22:43:24

第十一章:金匮预盟之赵普再战江湖07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对此事记载为:初,多逊与赵韩王睚眦,太宗践祚,每召对,即倾之。上以肤受,颇惑之,黜普于河阳。普朝辞,抱笏面诉,所慑心懦,奏曰:‘臣以无状之贱,获事累圣,况曩日昭宪圣后大渐之际,臣与先帝面受顾命,遣臣亲写二券,令大宝神器传付陛下,以二书合总,批文一道,令缝纰之,立臣衔为证。其一书先后纳于棺,一书先帝手封收宫中。乞陛下试寻之,孤危之迹,庶乎少雪。臣此行,身移则事起,豺狼在途,危若累卵,谁与臣辩?’

且不说,生活于北宋中期的一个和尚是如何对汴梁宫禁中事,知之甚详的。单就其内容来讲,显然也有明显的破绽。从和尚文中之意分析,似乎赵普有二次出贬河阳的可能。而且赵普所言的‘金匮之盟’是有两道的,其中之一,已经放入了杜老太太的梓宫之中,而开棺取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一个,就交由赵匡胤官家收在了宫中。这样一件重要的东西,当然会有起居注记载的,怎么会只有赵匡胤、杜老太太、赵普三人知道呢?而其他两个知情者已经作古,事情究竟如何,只能听赵普一人讲了。

众所周知,历史全是由后人或者后一王朝根据前人所遗写就。本来前人著述真伪如何就已经让人心生疑问,编史者更会在不经意间加入个人的喜恶与爱憎等因素,还会加上口耳相传的故事与种种传奇之事。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史料与真实的历史不但是相去甚远,而且会出现多种史料与史籍相互牴牾、互相矛盾的地方。更多的人会以讹传讹,大家对于历史不必负责,当然可以天马行空的加入私货。如此一来,真正的历史更加变得如雾里看花般的不可琢磨。这正是许多学者专家潜心研究,找出最接近历史真实时候反而不会被人所认可,更多时候是懒得理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