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3节

热门小说推荐

牛僧儒当上宰相以后,任命李绅为御史中丞,紧跟着,他又任命韩愈为京兆府,兼任御史大夫。那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那是因为牛僧儒看到李绅性格刚强急躁,容易出问题;而韩愈呢,跟李绅是一路货色,性格又执着又直率。毫无疑问,这哥俩一合作,估计马上就会掐起来,性格严重冲突嘛。所以说,我们的牛僧儒同志真是高啊,果然很牛。

皇帝最后将这掐架的两位都免职了。几经周折之后,李绅又改任户部侍郎。

后来,唐敬宗皇帝即位,我们的李逢吉还是在不断的陷害他。一开始,这个敬宗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们的李绅兄弟贬为端州司马了。

在他去上任的途中,发生了一件很离奇的事情:

李绅被贬,贬到了瑞州,这个瑞州就是今天的江西省高安市。我们的李兄一路上那是翻山越岭,那是披星戴月,这样一直走到了康州。这个康州呢,也在今天的江西境内。但当时这个康州到瑞州之间并没有旱路,只有一条水路——康河,而康河水太浅了,难以行舟。

当地的地方官便说了:“李司马您是不知道啊,这个康河里有一条老母龙,这河水涨不涨,全看它高兴不高兴。康州人凡有急事到端州去,都得准备好牛啊、猪啊、羊啊等礼品,上媪龙祠去求它涨水。只要这只老龙高兴,河水马上就涨起来了。李司马,你不如备上礼品,上媪龙祠祷求一番,试试如何。”

李绅说:“礼品还分多寡么?”

“礼品多,水涨得就大就快,礼品少了,恐怕就不好讲了。”

李绅听后,那是勃然大怒,说道:“他娘的,世上有贪官污吏勒索百姓也就罢了,没想到这龙竟也如贪官恶吏一样,可恨,可恼,老子偏不上贡,还要写篇文章骂它一顿。”

地方官吓到了,连忙说:“司马千万不要莽撞啊!惹恼了老龙,恐怕要耽误大人的行期……”

李绅说:“当今天子恼我,只不过把我贬到了端州;今天水中一个鳞虫,看它能把我怎么样?”

说着便来到了媪龙祠,李绅命书童摆出文房四宝,研好了墨,铺好纸,手指着老龙的塑像,骂道:“生为人母,尚且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你今为龙母,却不怜爱一方子民,反而想尘世中那些贪官贪官污吏学习,剥削我们的农民伯伯。难道你不感到羞耻吗,你还好意思当什么龙母吗?假如你再不好好反省的话,我马上就写一份奏折到玉皇大帝那去,说说你干的这些坏事。我相信,玉帝要是知道了,还不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难道你不怕吗?”

李绅写好之后,便在老龙面前点火焚烧了,只见一道清烟升起,玉帝估计就知道了。

这可把康州的地方官给吓坏了:“我说李司马啊,你可闯大祸了!这老龙十分灵验,你这檄文一下,恐怕三个月也涨不了水啊!”李绅微微一笑,说:“误了行期,大不了丢了这顶乌纱帽。要是惹恼了我,拼着一死,老子也要毁了这老龙祠,教世人都不要相信像这样的恶神!”

李绅先生这句话还没说完,就听他的家人禀报了:“老爷老爷,河水涨了!河水涨了!”

果然,汹涌大水从媪龙祠后滚滚而出,片刻之间,康河成了十几丈宽、深不见底的大河了。地方官那是又惊又喜,喃喃说道:“难道这老母龙真怕李司马的这篇檄文?”

真是牛逼啊!

日期:2011-05-12 18:43:35

我们的李绅兄弟担任端州司马没多久,敬宗皇帝就在宫中找到了一箱奏折,一看奏折,方知李逢吉诬陷李绅的事情原来都是扯淡的,于是便赦免了他,还升了他的官。

接下来,我们的李绅同志就青云直上了——

从宝历元年开始到太和四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李德裕担任宰相,起用李绅为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公元836年,李绅担任河南尹,后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不久之后便入京拜相,担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而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四年;

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李绅因中风辞职。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直至去世;

这混得也太好了吧!可以说,这样的覆历,在唐朝那么多的骚人中间是绝无仅有的。

唐会昌六年,李绅病逝于扬州,终年74岁。

作为一个官员,李绅同志干得一直都很不错,从他写的三首《悯农》诗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为那些农民伯伯做了不少好事;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又积极同元白两人发起了著名的新乐府运动,为唐诗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李绅,他是一位肯为民伸冤的骚人。

日期:2011-05-13 22:00:22

我们大家都知道,李白在当时的唐朝,那是最牛的一个诗人,同时也是最嚣张的一个诗人。“天子呼来不上船”,可见,他把唐玄宗都没有放在眼里,更别说其他的什么人了。也就是说,他李白一生就没有怕过谁,尤其是在写诗方面。那家伙,还有谁比咱老李写诗写得更好的?有嘛?那是不可能的。

有,历史上还真是有那么一个人,李白看了他写的诗以后,便吓得不敢再写了。那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难道比我们的诗仙李白还要牛?

这个人就是唐朝诗人崔颢,他写的那首诗就是闻名天下的《黄鹤楼》。

崔颢,汴州人,唐朝诗人。他的字,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史料上根本就没有写。至于那首《黄鹤楼》的诗是这样写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关于崔颢这个人呢,我很不愿意去说他,其实简单概括起来说,就一个字:锉,两个字:矬人,三个字:不是人,四个字:道德败坏。

老实讲,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不愿意说他,而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说他。无论在是《旧唐书》中,还是在《唐才子传》中,都只用了寥寥数笔就把他给写完了。尤其是在《旧唐书•文苑》中,写他的部分,拢共加起来还不到五十个字,真是少得可怜。至于其他的史料典籍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于崔先生的资料那是少之又少,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最后,搞得连他的字后世的人们都不知道。

那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他很挫。不过有一些还是记录了下来,那就是他干过的一些锉事,以及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之搁笔的故事。

下面且看这位崔骚人都干过哪些烂事:

据说我们的这位崔兄,早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写诗了,然而他写的都是些什么呢?说来惭愧,我们小崔同志早期写的诗,那家伙,比我们的花间派词人写的还要浮艳,称得上是真正的“淫诗”,说出来我都替他脸红。甚至可以说,跟我们南陵笑笑生同志的《金瓶梅》上的诗词有几分相似。所以,别人都瞧不起他,认为他是轻薄的浪子。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就他这个鬼样子,他还歧视女性,歧视我们亲爱的女同胞们,估计是个极度有大男子主义的人。在这一点上,跟我们的西门大官人又很相似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