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1-07-12 10:09:35

183、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渔翁,还是做一条被圈养的狗,这实在是个高深的人生哲学问题。但袁世凯从来都不思考,他从来都把高深当无聊,因为那太浪费时间,他只想现在,他只干实事。

可是中国的官场从来都是虚大于实,唱高调的人永远多于埋头苦干的人。所以袁世凯总是被推到风尖浪口,接受潮水般的、一浪又一浪的唾沫、口水。

沧海有多广,江湖有多深,谁能真正了解我。这个渔翁有点寂寞、有点孤单,有点悲凉。

袁世凯特意在园中盖了一座小楼,除了自己,任何人不准进,里面专供慈禧的像和赏赐给自己的礼物。

当他抑郁时、愤懑时、想不通时,都要来这儿坐坐,说说话,当然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只有老太太了解自己。想到老太太,袁世凯有几分伤感。在世时都说她讨厌,现在天要塌了,没她还真不行。

果然,老太太一走,折腾就来了,来到了自己头上。

望着冷冷的月,袁世凯吐口而出:“劝君莫负春光好,带醉楼台抱月眠”。 你还别说,平时不写诗的人,灵感来了,写的还真是杠杠的。

佳句偶天成啊,袁世凯也很满意,既然灵感来了,那就再来两句:“昨夜听春雨,披蓑踏翠苔。人来花已谢,借问为谁开?”

看来做渔翁也不错,能充分激发挖掘自己的文学天赋,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很想钓鱼。

从明天起,做一个真正的渔夫

鱼钩、鱼饵,一根鱼竿

从明天起,关心水质、鱼苗

我有一叶扁舟,面朝洹水,天天吃鱼

可一条鱼都看不见。不是因为夜太黑,而是载沣一点鱼苗都没投放。

袁世凯终于怒了,老实人一旦折腾起来可真是够狠、够绝!载沣,有种就继续折腾,更给力的折腾!

日期:2011-07-12 21:31:03

184、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的的载沣微微一笑很拉风。自从做掉袁世凯后,他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当然是自我感觉。载沣开始觉得其实玩政治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短期目标加长远规划吗。短期目标比谁心肠狠、比谁步子快;长远规划比谁更能忽悠、更能蒙人。再挂上立宪的招牌,和国际接轨,一揽子施政方针就出来了。

玩政治就要玩出品味,先来个三部曲。

三部曲之一,抓权。

大家都懂的,政治说到底就是权力,没有权力神马都是浮云。

什么权最重要?当然是军权。

什么人掌握军权最安全?当然是家里人。

载沣正式下诏书,皇帝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由于年纪太小,自己暂时代任。

组建禁卫军,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和宫廷。原来由陆军第一镇、第六镇轮流担任,载沣又从里面挑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内高手重组禁卫军。禁卫军保护皇帝和宫廷,要交给最贴心的人领导,谁最贴心,当然是亲弟弟。载涛被任命为训练禁卫军的首席大臣。

接着又专门设立军咨处,相当于参谋总部,独立于陆军部,协助海陆军大元帅管理军队,也交给载涛打理。

载涛,涛贝勒,京城数得着的发烧级专业票友。也许是年轻人都爱动,载涛最擅长武生戏。尤其是《盗御马》、《金钱豹》两出戏,演得是活灵活现,简直赛过了名角杨小楼和俞菊笙。

一个人演戏太寂寞,载涛常常叫家里人一起来,男女合演,好不热闹。从春到冬,年年都在排演。

载涛还有个爱好,喜欢养马。他骑技很高,据说可以在飞奔的马背上做出俯身、例立、倒骑等各种高难度技巧。他对马也颇有研究,走在街上,随便碰到一匹什么马,一眼能辨出它属于驭马、骑马、耕马、驮马中的哪一种。

喜欢演武戏、养马、骑马,加在一起,京城人送给载涛一个低俗但很亲切的绰号:“活弼马温”。

现在,戏台上的弼马温做了戏台下的参谋总长,难道想让他演一出“大闹天宫”?

日期:2011-07-13 10:28:02

185、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还有个弟弟载洵眼红了,同胞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区别对待啊,

洵贝勒也是个小有才的贵二代,吟诗作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他的书法颇见功力,篆隶楷行草无所不能。

载洵能干什么呢,吹拉弹唱,管文艺界?太没出息。

既然载涛管陆军,载洵主动请缨管海军。

载沣有点犹豫,这个你一点都不懂啊。载洵信誓旦旦表示:这个我可以懂,这个我必须懂。理由很充分:我要接过父亲的枪(奕譞长期主管海军),不懂可以出国考察啊,于是载洵为筹办海军大臣。

陆军、海军、参谋总部三位一体,都是这哥仨的了。

抓权,家里人安心了。

三部曲之二,平反。

平反说穿了就是感情投资,把以前扣在你头上的的帽子摘掉,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话,向臣下们表个态: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从不回避错误,我们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首先是给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三位忠臣追加谥号,设立专祠。为同治、光绪的老师翁同和平反,官复原职,追加谥号文恭。老爷子,放心走吧,您恭顺谦让,是皇帝的好老师,我们都知道。这一招很管用,家属代表们感动得泪水涟涟,头磕得咚咚响,高呼“盛世啊盛世”!

平反,大臣们舒心了。

三部曲之三,晋级加工资。

效果来得最快的还是晋级加工资。摄政没几天,载沣下旨将载涛、载洵加郡王衔,一门三王,显赫无比。

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没什么功劳,为什么要封王?

理由很给力,从醇亲王到摄政王,从以前皇帝的弟弟到现在皇帝的爸爸,身份和地位都有了质的飞跃,兄弟们都很高兴,庆祝一下不行吗?

既然大家都很高兴,干脆一块晋级吧。于是庆亲王奕劻“加恩世袭罔替”,世世代代都是亲王;隆裕太后的父亲桂祥“食双俸”,拿双倍工资;大臣们从大学士以下都晋一级工资。

这年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口袋鼓起来才是王道。尤其是CPI指数不断攀高,肥肉、瘦肉一天一个价,有大把工资在手,冷眼笑看菜市场风云变幻,心里那是别提多踏实啦。每个人的年上笑逐颜开,所有的人都开心了。

安心、舒心、开心,从心三部曲,难道载沣想重塑自身形象,玩快乐政治?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