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现在有种很错误的说说是狄青为北宋时期唯一个做到枢密使的武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说狄青是唯一一位从行伍配军出身而从士兵升到帝国军事首脑的武将,而帝国做过枢密院一把手(枢密使和知枢密院事等)的武将,还有吴廷祚、李崇矩、曹彬、楚昭辅、王显、张逊、柴禹锡、赵镕、周瑩、王继英、马知节、曹利用、张耆、杨崇勋,王德用、夏守赟、王贻永。

加上狄青,一共有十八位武将坐在了枢密院一把手的位置,而北宋帝国一共产生过七十三位枢密院正职,文武官员在这个位置上的比例是55:18,武职出身者仅占总人数比例的24.6%。

有点寒碜,但看起来还不是最惨。

帐再换另一种算法,我们会更清楚一点,以狄青为一个点,从北宋帝国开国到狄青死前的九十七年的历史中,共有十八位武将坐在了枢密院一把手的位置,文官则是三十一,文武比例为18:31,武职出身者仅总人数比例的36.7%;而从狄青死后到帝国灭亡的后七十年,共有二十八位文官担任枢密院一把手的位置 ,而武将则为零,文武比例为28:0,武职出身者点总人数比例的0%。

坐在北宋帝国枢密使位置上的武将,狄青不是第一个,是最后一个。

而把枢密院副职(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及签书枢密院事等)纳入统计范围,又以狄青为一个点,从北宋帝国开国到狄青死前的九十七年的历史中,共有十九位武将坐在了枢密院副职的位置,文官则为六十六人,文武比例为19:66,武职出身者占总人数比例的22.3%;而从狄青死后到帝国灭亡的后七十年,共有四十九位文官任枢密院副职的位置 ,而武将则为二,文武比例为49:2,武职出身者点总人数比例的3.9%。(能在后七十年的北宋枢密院还能挤进副职的二位武将,第一位是西北名将范仲淹的爱将郭逵在治平二年(1066年)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时间约一年零五个月左右,但当时郭长期镇守西北,事实上没到枢密院上过一天班。而第二位是第三代种家军的领军人物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接到同知枢密院的任命文件时,已经是帝国灭亡的前夜金人已经兵临城下入围困开封,而几个月后老种经略相公也病死了,他估计也没有枢密院里上过一天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