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4-16 22:06:04
第五章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19在他有意的倾斜政策引导之下,达官贵人的子弟们多数不也来趟这科举考试的浑水。寒窗苦读哪里抵得上花天酒地留连风月场所来的清闲自在,何苦去自寻没趣呢?如此一来,就为贫苦人家出身的学子更多的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名额。对于赵匡胤的这番良苦用心,贫苦出身的学子当然是感激涕零。及到他们十年寒窗人不知,一考成名天下闻之后,步入仕途,成为了天子门生,心中对赵官家的感激之情更是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矣!官家既以国士待之,这些士子当然就得明白投桃报李,当以国士报之了!
‘士为知己者死’,这些贫苦出身的孩子被录取之后,无不是心中想着报效君父。虽然通判一职,级别待遇上要远比知州、知府之类的官员要低上许多。然而,工作热忱却与收入没有多大干系。这是因为出任通判职务的人员,是经过了赵官家认真考虑与筛选的。按照规矩:科举考试每科的一甲前三名无需待缺,除了授予京官的职务之外,都可直接授予州府通判之职。
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基本上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赵匡胤把这些新贵们放在地方上出任通判一职的用意更是令小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些新晋阶层无一不是宋帝国的后备干部,从前只知道死读书的他们,虽然知恩图报,会尽心竭力的报效君王。但是考虑到他们从未有过从政经验,把他们暂时下放在地方也是出于‘愈磨砺,愈光芒’的用意。让他们在下面体察下情,积累阅历,以利将来大用。有了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再加上一颗忠君报国的赤心,才会变成一个合格的后备接班人,赵匡胤完全可以开办一个人才培训基地,批量生产对王朝有用的各种官员。有了这些接班人,赵宋江山当然是永葆常青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