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面貌落后、纯粹靠自然经济吃饭的湖南,这种传统政策只会加剧落后,日子越过越穷。论自然条件,湖南并不差,这里向来是鱼米之乡,《史记》曾言“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长沙与庞(今衡阳)都在湖南,可见战国时代楚国三大产粮基湖南就占其二。到晚唐时,僖宗也在诏书中承认“湖南、江西管内诸郡,出米至多”。而且各类矿藏资源也很丰富,尤其盛产金银铜这类贵金属,要说发展经济,条件相当好。然而千年以来,湖南不仅是“泯然众人”,而且是倒数的差生。
近在唐朝中叶,政府控制力越来越弱,南方生产力的发展又给城市提供了大量余粮和剩余劳动力,两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蓬勃高涨。茶叶成为新兴大众消费品就是个标志,城乡商业贸易、手工业与交通运输业都加速发展。民间交易市场,如草市在城乡地带纷纷涌现,大河南北,长江上下,商船巨贾往来如织,就在这欣欣向荣的新经济大潮中,湖南却仍然死气沉沉,还在甘心给别人当粮仓。
这毛病出在哪呢?
一是地理位置较偏
湖南距离几个发达地区都很远,深居内陆,远离大海。有好东西也不好卖,人家也不方便来。周边地区像广西、贵州、湖北当时甚至比湖南还落后;只有江西相对情况较好,但彼此交流不多。
落后地区都窝在一堆,开发程度自然提不起来,难以引进人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