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铜的熔点是摄氏1084°,铅的熔点是352°。所以,当烤大腰子的同时,最先从矿石里分解出来的是铅。而铅里是含银的,偏巧当时的日本人不知道这个奥秘。
苏我知道。
他把率先溶解出来的铅溶液倒在滚烫的灰上,铅就会沉淀在灰的下边,而银块则会留在灰的表层。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400多年前的日本,这个伟大的发明堪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就像互联网催生了很多亿万富翁一样,拔银术也让苏我理彻底告别了贫下中农的生活,走向了富人团体。
拔银成功之后,苏我理开始大量购进铜矿石,然后开始购买矿山,变成了拔银小能手、炼铜界的劳动模范。
后来,他进一步发现,日本人不懂拔银术,每年把大量含金银的矿石以低价卖给了外国人(主要是明朝),苏我对这个现象深恶痛绝,这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吗?
他下定决心进一步提高拔银技术,并且开始从源头上控制矿石贸易,很多年以后,中国一位叫郎咸平的教授将这种模式称为“产业链战争”。
掌握拔银技术的苏我不敢忘记自己的老师白水先生,于是,他把自己的店铺定名为“泉屋”。不久之后,坐落在京都的“泉屋”生意越做越大,苏我也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富豪。
那么,他是如何把目光投向了铜矿呢?
那是天正18年(公元1590年),著名的战争明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佛教的又一次复兴。特别是京都各地的寺院开始兴建大佛像,炼铜也就成了当年的朝阳产业。其架势绝不亚于当年的大炼钢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19岁的苏我来到了京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