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层面看,提高劳动力工资意味着经营成本的上升,因此,新年以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这也意味着,东部沿海(2010年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的贸易顺差之和占到了中国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二强)需要相应地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保持其竞争力。产业升级的策略涉及多个方面,这里就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进行解读。
众所周知,该领域的“摩尔定律”意味着每隔18个月计算机的性能将提升一倍,价格会降低一半。但是,由于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的升级与数据扩大,消费者不得不采购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机,而不能“等待18个月后再购买”,或者“采购18个月前推出的计算机”,这被称为“安迪-比尔定理”: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开发升级,迫使用户不得不更新计算机,这时,整机厂商再向英特尔(原首席执行官为安迪?格鲁夫)订购新的芯片,从而形成产品消费的升级循环,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尽管有人认为,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有可能打破这一规律,但事实上,当前社会的电子信息应用和数据越来越庞大,这一规律仍然适用,只是“安迪”和“比尔”的角色可能不再是英特尔和微软,而是变成了思科和谷歌。
当年,英特尔和微软能够胜出,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是其成功的关键,而这一点也是日本半导体产业和摩托罗拉(英特尔发展早期的主要竞争对手)等公司的教训。摩托罗拉公司暂且不论,我们看一下日本情况: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半导体产品生产大国,曾有机会扮演“安迪”的角色。此前,出于赶超战略的考虑,日本在比较容易复制的芯片技术(例如存储器等芯片)上飞速突破,以至于一度垄断了全世界的存储芯片市场,包括英特尔在内的美国公司都无法与其在质量与价格方面相抗衡。1988年,日本的芯片产值占全球芯片业比重高达67%,高峰时期雇用员工多达19万名。1989年,日本电气、东芝和日立3家企业垄断了世界半导体产量最大的公司的前三名。但是,这些企业却对中央处理器的研发投入甚少。与之相比,英特尔于80年代果断地停掉了内存业务,将此市场完全让给日本人,自己则投入重金集中精力研发高端的中央处理器。20世纪90年代实,英特尔依靠80486的开发超过所有的日本半导体公司,之后稳居世界第一,而日本公司则渐趋式微,到世纪之交已经出现亏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