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于阗是我国佛教入传的必经之地,原本盛行小乘,然而到西元五世纪初,盛行大乘佛教,凡传入中国的经典,十之八九都要经过这里。早期来华的译经高僧,有于阗沙门只多密。他将《光赞般若经》传入中原;唐代时提云般若来中原,译出华严部和密教的经典各两部,另有《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此外,还有实叉难陀译出《八十华严》等大乘经典。唐中宗时,有一位于阗王的质子在中原出家,取法名为智严,后来译出《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法华经》、《药王经》及《决定业障经》等四部经书。

曹魏时,中国第一个汉族西行取经的僧人朱士行来到于阗,访求梵本大品《般若经》。魏晋至隋唐,于阗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如华严部经典,就大多是从于阗取得梵本,于阗僧人提云般若、实叉难陀等,都为汉译华严经典作出贡献。

公元4世纪末,法显曾到过于阗。他在行记中说于阗国是“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垦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大者可高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玄奘取经途中,也路过于阗,受到热情接待。当时,于阗国已大半是沙碛,但气候和畅,人民的性情也温恭有礼而崇尚佛法。玄奘来到于阗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当时于阗已经有上百所寺院,有近5000名僧侣,其中也有外国来此挂单修行的僧人。在公元3~4世纪时,印度西北部的印度俗语作为国王发布公告及行政用语。与此同时,古代于阗语就已经作为口头用语传播开来。到了公元4~6世纪,它发展成了书面用语,用这种语言写出了一些重要的佛教作品,如《金光明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