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05 07:55:59
四
可以说,王莽是以一个标准儒家的自我身份体认,背负着儒家所赋予的强烈使命走上权力祭坛的。
这个抱负,就是内圣外王,复古改制,尊崇周礼,一扫西汉末年的种种积弊陈疴,希冀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儒家向往的“均、和、安”理想国。
那是一幅灿烂的图画,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个陶醉人的海市蜃楼。
远从汉武帝之时,汉朝这架硕大的机器就已开始出现问题,虽经汉宣帝中兴,但积弊已深,到元、成之际社会各种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这主要表现在豪强鲸吞攫取,百姓穷困潦倒,失地流亡,造成各地暴动不断,盗贼丛生。汉元帝为抚恤关东豪强,消除他们对西汉,甚至取消了汉初以来就制定的迁徙关东豪强充实关中陵寝地区的制度。儒生京房曾当面直问汉元帝当今是不是治世,汉元帝老实地回答:“亦极乱耳,尚何道!”
汉成、哀帝之时,大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由于大兴徭役,加重赋敛,外戚势力勃兴,造成贫富分化严重,百姓生活凋敝,民不聊生,如鲍宣所说“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所以师丹、孔光建议限田、限奴婢。但这些改革举措因触动了豪权者的利益,最终不了了之。
所有这些,王莽都尽收眼底。
他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迅速改良社会,使百姓家给户足。
公元9年王莽下诏: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不准买卖。男口不足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人家,把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他天真地按照《周礼》记载的井田模式,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人均不得超过一百亩。而这又纯系空想,如果按照人均一百亩平均分配土地,当时全国的土地根本就不够。而地主官僚却我行我素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虽然因此获罪者数不胜数。由于他们的强烈反对,王莽不得不作出妥协,宣布王田皆得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处治。
公元6年,王莽改币制。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原有的五铢钱同时流通。货币的不合理,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新朝政权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为防盗铸钱所颁布的五家连坐法,使得“铁索系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这项法令加剧了百姓对新政权的不满与愤恨。
而作为食古不化的刻板儒家,王莽在“正名”问题上所投放的精力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他将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全都不厌其烦地改来改去,以至眼花缭乱的人们根本记不住,官方文书中所出现的新地名之后往往还得注上老地名,繁琐得让人生厌。
所推行的五均六筦,则又是典型的国家剥削主义。是运用国家机器进行经济统制和财富聚敛,以政治力量攫取工商业利润。众多原先的工商业主被任命为负责五均六筦的官员,他们贪赃枉法,与地方郡县官吏狼狈为奸,鱼肉百姓,加剧了社会矛盾。地皇三年,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王莽又慌忙下令废止这项政策,但“此时,天下已溃畔”。
过度注重表面文章,高举理想主义大旗,用虚浮不实的新政来处理外交事务,又是王莽政权倒台的原因之一。深受“夷夏之辨”思想影响的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成“四海”。为使这块不毛之地迅速繁荣起来,他实行强硬的移民政策,招致了百姓的极大不满。
王莽要匈奴改为“恭奴”、“降奴”,将“单于”改为“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甚至为将中央政府颁给单于的印章的“印”改成“章”,而不惜派出使团千里迢迢前去行骗。
沉重的赋役征发,连年的战争绵延,残酷的刑法律令,使得国家一团糟糕,人民苦于法禁烦苛,动辄得咎;百姓苦命劳作,尽力耕耘,仍不足以交付税赋;加之严重的天灾适时而降,米价高达五千钱、万钱一石,甚至一斤黄金只能买来五升黄豆。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王莽政权终于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轰然倒塌。
一场国家浪漫主义的表演结束了。
一个迂腐的天真国家改良收场故事了。
“性躁扰,不能无为”的王莽高举儒家王道理想的大旗,以《周礼》为理论依据,以“先王之制”为模板,全面改造新朝社会。而这一且纯然是徒劳无功,属于不明就里的穷折腾。
耐人寻味的是,钱穆先生对王莽改制却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见解,“莽建设之魄力,制度之盛如此,毋怪汉廷儒生诚心拥戴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