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3-22 12:40:00
上次秉常改行汉礼梁太后没动手,是因为那件事情太小,动手后很难服众,所以她才选择了暂时让步。此次秉常想主动划地给宋朝,此事若任由他胡来,那将是对西夏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害,自己及时阻止了这种悲剧的发生,满朝大臣应该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看来梁太后低估了支持秉常的那些大臣对秉常的忠诚程度,他们固然没有实力发兵讨伐梁太后,但拥兵自固还是没有问题的。梁乙埋几次以银牌(西夏最高规格的令牌)诏谕这些人归顺梁太后,可惜一个响应的都没有,一时间西夏国内大乱。
西夏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逃不过宋朝边臣的眼睛,许多人都认为此时正是出大军一举踏平西夏的绝好时机,这个机会若不抓住,以后想吃后悔药都没地买去。沈括、李宽、俞充等边将纷纷上奏,请求神宗出兵,一举解决西夏这个为患宋朝近百年的祸患。种谔更是口出狂言,对神宗夸下海口,说西夏国内无人,秉常不过是个啥都不懂的毛头小子,我一个人就可以率军去把他抓来献给陛下。
如此豪言壮语自然大长宋神宗的信心,他决定,出兵!
王安石变法已初见成效,积贫积弱的局面大为改观,熙河开边更是犹如在西夏右厢地区插了一把刀子,迫使其不得不分兵防守。此时若不趁西夏国内大乱出兵将其灭掉,一雪前耻,更待何时?西夏若灭,辽国则不足为惧,灭掉它指日可待,到时候自己将会彪炳千古,与汉武帝、唐太宗这些人齐名!
对于宋神宗的雄心壮志,王韶表示,心情可以理解,但此事断不可行。
神宗郁闷了,当初不是你说要我开熙河,使西夏腹背受敌的吗?现在正是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的,你怎么反而不支持了呢?
王韶解释说,西夏不是不能打,只是时机未到,此时绝不可草率出兵。
神宗气得不轻,你说不行,朕偏要为之!他当即把王韶贬了官,下诏出师。不久之后,王韶即抑郁而终,时年51岁。
宋神宗先是命宦官王中正到陕西筹划军需和兵员,后来担心王中正忙不过来,又派种谔和沈括去帮忙。之后他又调全国的精兵强将前往陕西和熙河路,开始出兵前的训练工作。
宋军的准备工作尚需时日,我们先来看看西夏国内的情况。政变之后,梁太后担心吐蕃人会趁国内大乱在背后搞小动作,所以她就先下手为强,打算给吐蕃人一点教训,让他们老实点,别动歪心思。她选择的收拾对象是董毡。
这是一招臭的不能再臭的臭棋。宋朝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灭掉西夏,大军说话间就要杀过来了。西夏国力弱小,此时应该努力争取吐蕃这个外援,就算不能让董毡出兵帮助自己抵挡宋朝的大军,也应该让他保持中立,这样西夏才能专心对付宋朝的大军。
可现在梁太后主动挑衅董毡,等于是把一个潜在的盟友推向了敌人的怀抱。果然,董毡在派养子阿里骨率兵击败西夏军队后,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宋神宗要求他一起出兵灭掉西夏的计划。
对于梁太后这个莫名其妙的行动,我无话可说了。
我们再来看看宋军的计划,宋神宗计划五路出兵:李宪出熙河路,种谔出鄜延路,高遵裕出环庆路,刘昌祚出泾原路,王中正出河东路。
宋军的具体作战方略是:王中正率兵六万出鄜州,经夏州、宥州,直取兴庆府,种谔率兵九万三千出绥德城,到夏州与王中正会师后,两军并力攻取兴庆府。高遵裕率兵八万出庆州,经清远军到灵州,刘昌祚率兵五万出泾原,受高遵裕节制,沿葫芦河(即今宁夏境内的清水河)北上,到灵州与高遵裕会师。李宪的熙河路军队数量不明,大致在10万左右,加上董毡随从出征的3万吐蕃兵,共有十多万。此一路的战略目标并不明确,神宗给李宪的命令是,如果其他几路进攻兴、灵顺利,他就攻取西凉府,之后再进讨西夏其他州县,如果其他四路攻势受阻,他就前去帮忙。
宋朝五路大军光战斗部队就四十多万,加上随从出征负责搬运粮草和辎重的民夫,总数接近百万。有人说宋神宗此次元丰伐夏是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的军事作业,这或许有些夸张(隋朝平陈和远征高丽规模都曾上百万,这还只是作战部队,不包括役夫),但规模大那是肯定的,至少在有宋一代,没有那一场战争达到过这样的规模。
那么,宋朝这次空前规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官是谁呢?答案是:没有!
《宋史》里说李宪是这次五路伐夏的总指挥,这是有疑问的。虽然李宪在五路大军中官最大,带的兵也最多,但是神宗给他下的任务既不具体也不重要,他这一路应该只能算偏师,也就是打酱油的。
有人说王中正是总指挥,因为王中正出兵时曾经声称自己是代天子出征。可事实上这个“代天子出征”只是王中正自己说的,并无任何真凭实据,而且王中正带的兵也少,只有六万人,就这还都是从京师招募的新兵,没什么战斗力,所以王中正也不可能是此次伐夏的总指挥。
至于种谔、高遵裕、刘昌祚三人只能算是本路兵马的指挥官,根本没有统领全军的资格。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居然没有总指挥官,实在让人费解,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神宗故意为之,以防止某位武将权力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宋朝的老规矩)。
但是,这样做固然可以防止武将权利过大,可没有一个最高指挥官,如何协调几路大军的行动呢?总不能让神宗坐镇千里之外遥控指挥吧?还有诸如彼此争功、御敌不救等情况呢?
这些问题宋神宗似乎都考虑到了,为此他特意在出征前下了一道诏书,里面有“不得彼此争功”、“须相互照应”等字眼。
这么说来,神宗考虑的不能算不周到,可是如此一份空洞的诏令,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