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虽然失败了,孙文却由此领到一张出国的护照。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上书无果等原因,让一度为改良派的他,对清廷愈发失望,开始转变为革命派。随后,他前往檀香山,联合华侨人士二十余人,于十月二十七日成立中会,其《章程》规定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宗旨。在入会秘密誓词中,提出了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会员由几十人增至一百二、三十人,多数为华侨中、小资本家,也有部分工人、会党和知识分子参加。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他在香港吸收杨衢云等创办的辅仁文社,成立兴中会总部,推黄咏商为首任会长,旋谋划广州起义。十年前,年轻时候的孙文结识一位叫郑士良的同学,乃惠阳府人。郑士良是洪门中人,他为了跟孙文起义,联络广州、花县、英德、清远等地的洪门会党,以备起义。孙文本想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以图一步步实现自己创立合众政府的愿望,不料起义还没发动就因为事泄而流产了。
日期:2011-01-22 23:24:42
【111】
按乡里乡外的人听说到的说法,这起起义的经过很是蹊跷。孙文早前就与兴中会的志士商讨了起义地点。孙文认为,选择起义地点必须考虑三个条件:急于聚人,利于接济,快于进取,并因此提出“以广东为最善”。兴中会采纳了这一提议,决定以广东为革命举义发祥地。发动起义,须有大批的志士参加。于是,孙文到香港召集旧友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与他们商讨扩大兴中会。他们决定分头联络志士,筹建兴中会总会。后来,他们以香港乾亨行的名义作掩护,成立兴中会总会。据说,他们还修订了《兴中会章程》,修订后的章程竟然公开抨击清王朝“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因而造成全国“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孙文同陆皓东、郑士良、邓荫南分赴广州秘密串连,建立兴中会广州分会。很快就有数百人陆续参加,其中不少惠阳府人士。此时,孙文仍借着行医的招牌,联络会党、绿林、游勇、防营、水师,拉拢人马,共同谋划举事。那时候的孙文坚信,不打倒清朝政府,中国就没有前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