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而不壮的故事。三位猛将,力能排山,文绝地纪,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之上,却死于两只桃子。悲则悲矣,谈何壮哉!它只能让人嗟叹,让人惋惜,让人产生无尽的思考。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对这个故事情有独钟呢?他不仅为之成诗,而且时时吟诵,以致留下“好为梁父吟”的历史评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这个故事内涵非常丰富,蕴含的道理极为深刻,非一般人所能领悟。
它太匪夷所思了,它太耐人寻味了,它太让人伤感了,它太让人警醒了!
诸葛亮究竟从中悟到了什么?笔者以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君主之心。
古代的君主的心思与常人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他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因为他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之高不允许半点侵犯,权力之大不允许任何人觊觎。他们太知道高高在上的好处,他们太知道最高权力的用处,所以他们总是担心有人把它夺了去。因此,古代的君主无论昏庸还是英明,大多是多疑的。一旦他感觉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他一定会除之而后心安。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历代忠臣良将不得善终的根本原因。田开疆他们三人并没有威胁到齐景公的地位,但是他们却让齐景公很不快。齐景公见到这三个人便感如芒刺在背,冷冰冰凉嗖嗖地说不出的难受。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不见他们;二是除掉他们。齐景公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他无法做到。他总不能说,你们三个以后别上朝了,在家养老吧。一方面这三位还不老,另一方面这三位心里太没数。他们一向居功自傲,更以齐景公的救命恩人自居,他们不仅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而且对齐景公也时有怠慢。齐景公如果那样说,还不等于点了丨炸丨药?所以齐景公只能选择后者,那样他就永远见不到他们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