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节

热门小说推荐

从那天起,我下班之后,就窝在宿舍看着书,反复地背着:“参天地之奥妙,测造化之微幽。。。。。凡观人命,细究五行。。。。。。”有此老板到我们宿舍来,看见我光着膀子在那边读着这些半文不文的话,一下子傻了,因为他实在很难想像从一个钳工的嘴里冒出这些来。临了,对着我们班长说道:“多看着点小许,估计他受什么刺激了。”

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已经是第二年了,看得懂的基本我已经看会了,看不懂的基本也已经背诵下来了。这时,我决定再找一下浩天先生。因为我已经有着一大堆问题要问他了。

日期:2009-11-05 17:26:02

我终于又走向了那条街,这一年来,我用的我的光阴打开了一扇门,里面的东西是我闻所未闻,我贪婪的看着门里的一切。虽然我和王先生时有联系,但再次登门却是第一次,一是自觉没什么好说,二是不好意思再打扰人家。

“王先生,你好!我来了,谢谢你的书。我已经看完了。”我手里拿着那两本书——已经被我翻的很破旧了。

“哦?来了啊?喝茶!刚刚朋友给我送来内安溪的铁观音,拖酸的,你尝一下。”

功夫茶泡茶有八步,先是白鸥沐浴(洗杯子),再是观音入宫(放茶叶),然后悬壶高冲(洗茶),接下来关公巡城(倒水),直到韩信点兵这步(第二泡才是真正可以喝的那泡),那茶才算真正开始喝——喝之前还有闻香气的春风拂面。我老板也有不少铁观音,但是他的喝法是喝绿茶的那种喝法,所以喝起来总觉得不如在王先生这边过瘾。如今的话,我喝茶都是自己在家泡了,茶馆的茶叶多是下品,不觉茶道真谛。自己在家或约三五好友,或者自己一人自斟自饮,在那一杯香茗中,体会那天人的感应,细品茶农沟通天人的手艺,实在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小许!这茶怎样?”

“这茶喝在嘴里有股崇山峻岭的味道,却感觉不到水味,闭上眼,我心里出现的雾霭茫茫的高山,却看不见溪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像我们本地的绿茶,喝在嘴里立刻是春意浓浓,完全是水的感觉。”我也是实话实说,因为确实不懂茶道,不如说说自己内心的感觉好了。

王先生,听了这个话,那表情居然是大喜过望:“哦?古人说茶禅一味,用口尝,而得于心。《周易》讲究察几,你在这一杯茶上居然有这样深的体会,不简单啊。”

这话说的,尤其从这么一位先生的嘴里说出来,我不由的笑了:“我不懂,瞎说的。”

“这个没什么懂不懂的,我喝这么多年茶,还是第一次有人用你刚才的话来做描述。所以你说的这个话就是真的,因为你感觉是这个样子的,这个就是悟性。不过这个悟性是小悟性,要达到‘明片言而察万端’大明境界,这点悟性是不够的。”

大概泡了七八泡左右,我开始问一些遇到的问题,如什么驿马在妻宫,何论远方,何论得力;财气通门户,其人无不富中,财气又有几种通法等等。

等我问题问完,已近中午。

“小许,吃饭去!”王先生说道。

“恩!王先生,你挑地方,我请客。”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有个想法不由的冒了出来。

日期:2009-11-05 17:27:22

这条街是我市著名的景观街,小饭馆本来就多,不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吃饭的地方。

“王师傅,你喝酒么?”

“不喝,不喝!”他点着头说道。按心理学来看,语言和行为不一致时,应当以其行为为准。很明显,他是在和我客气客气。

“那就少喝一点吧!老板来瓶口子窖。”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我觉得脸有些发烫,我瞥了一眼王先生,他的脸也已经红了。我正寻思着怎么说出口,突然,他发话了:“小许,你为什么要学易?”

“不知道,其实我也不想学,只想找个算的准的师傅问一下,结果找来找去没找到,只好自学了。”

“算得准又怎样呢?有没有想过用易来帮助人家?”

“我没这么高尚的,我只想知道自己的命到底是怎样就可以了。”

“好!等吃晚饭,我们喝点茶,边喝边聊。”

。。。。。。

随着铁观音特有的香气,我的酒醒了不少。

“有没有想过用‘易’帮助别人?”

“想过,但是一来像王师傅说的那样,学艺不精出去反而害人;二来我觉得把帮助别人这个话说的太虚了,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帮助的呢?帮得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如果只是帮一时的话,有人反而陷得更深。所以光是算命,应该帮不了人,要帮人就要从根上把人家那些错误想法扭转过来才好。这个不是算命能完成的。三来,如有能力,我想先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这么苦命呢?”

“我这里之前的几个徒弟,都学了点算命挣钱去了,你就不想靠这个挣钱?”

“想是想的,但丈夫立世,靠什么不能赚钱呢?非要靠这个?而且相比较赚钱而言,活得安顿比较重要。像我老板那样,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狗少,虽然有几百万,但是还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说得应该还是比较坦然的。

“背个麻袋捡垃圾和开宝马奔驰,那个境界更高?”王先生突然话锋一转。

“背个麻袋捡垃圾,那要怎样的毅力和坚持才能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啊,如几十年如一日有意为之,这是真风流,其人生见解一定有过人之处。”

“好!我这里有三门学问,一是安生立命之学,二是解析命理之学,三是行走江湖之学,你想学哪样?”

“等等!你说什么?我怎么有点不明白?都学行不行啊?”

“你倒是很大的口气啊?”

“既然我都听不明白都是点什么学问,不妨都学一下,这样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啊!”

“呵呵!我慢慢和你解释。”

日期:2009-11-05 17:29:01

“安生立命之学是儒家的大学问,以易理为宗,各家各法各有不同,我这里传的是阳明心性学。”

“王阳明,我知道!”还没等王师傅说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叫了出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个时候,当年明月还没写《明朝那些事儿》,知道王阳明四句教的还不多,我迫不及待的说出来,一是确实激动,二是我确实很喜欢显摆,我很享受那种被人仰视的那种感觉,这是我很大的毛病,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改正。

“哦?你已经知道了?那这个你不要学了。”王先生的脸变得很严肃。

我把头低下了,事后才知道因为我这句话,我差点永远的走到江湖术士的路上。

“命理之学,如八字六爻,还有堪舆之类,其实都是不入流的东西,这些我都有涉及,这些你要学,我都可以教你,但是周易占卜最最高端是‘三式’,分别是六壬,太乙和奇门。我比较擅长的奇门遁甲,这个传说出自黄帝,后传到姜子牙,由他作书传下,被齐国兵家吸收,再传到黄石公,传授给张良,又被张良简化成72盘,而我会的是阴遁18盘。”

传说中的奇门遁甲?这些我只在电视演义里看到过,没想到我居然会碰到真会这些的人,听着王师傅说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是如痴如醉,不过因为听上去太过高深的缘故,我最终还是怯懦的选择了放弃,毕竟一下子听到这些人都是会有些呆傻的。不过凭我从林正英电影以及一些八卦杂志上得来的了解,多亏我选择了放弃,因为学奇门先要选缺,所谓的缺指的是从“贫”“夭”“孤”三门任选一门,所谓贫就是终生贫苦,所谓夭是随时随地会死,所谓孤是一个人孤老到死。选定后此项内容便伴你终生。据我日后的观察,王师傅所选的是“孤”缺。

“最后一个是江湖学,想学就学。”

说道这个江湖学,王师傅竟然说得很简单,一句多余的解释都没有。既然前两个都不能学,学最后一个吧。

“说你福薄!你还真是,你都不想算命挣钱了,却选个怎样算命才能挣钱的路子,我还特意没多说,你却偏偏选了。”说这话的时候,我真看不出他是高兴还是遗憾。

王浩天先生,是我由衷感激的一位先生,王浩天是文中所用的化名,真名我就不提了,因为我实在很有辱他的名声。他对我的帮助是无私的,到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原来学这些东西都是要花钱的。他之前开班授徒都是收钱的,却始终没和我说钱的事情。以后的日子,我又碰到不少高人,但是没有一位如他这样对我。虽然之后,我也参与了一些颇有江湖色彩的事情,使得我很后悔,但是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在我人生貌似要走入一条毫无生气的死胡同的时候,是他拉了我一把。这份恩情便是这一辈子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