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6节

热门小说推荐

偏偏老谢这么一个傻子一样的生意人,就把生意做大了,有多少削尖脑袋想赚钱的人,最后却沦落到一无所有。难怪《英耀》上说:“聪明之子,家业常寒,百拙之夫,财终不匮”。

老谢朴实的可怕,他没有抱怨,他只是想把事情做好。亏,他不怕,赚,那是最好,他是这么想的,也是那么做的,甚至他压根就没想过怎么赚钱,只是做到最后,钱自然也就来了。

当我们抱怨人家怎么怎么恩将仇报的时候,当我们说人家怎么怎么不好的时候,再回来对比一下老谢,便发现,其实不是人家对我不够好,而是我对人家不够好——当你真心对人好的时候,人总是会觉得到的,虽然他们未必说得出,但一定会觉的到的——尤其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感觉是极其敏锐的。我相信,也没有人会愿意去伤害一个诚心对自己好的人——当然像我这样的没心没肺者除外。

此刻,这位实诚到极致的老谢正坐在我的面前,当然,此时我还没发现老谢身上存在着的巨大教育意义。我只是被我眼前的情景震住了:

师兄把那盒子打开,里面居然全是简历,和人才市场的简历不同。盒子里的这些简历,什么样子的都有,有劳动局发的那种标准简历,也有自己写在白纸上的普通简历,还有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的,最奇怪的一张简历,居然是写在一张硬板纸上的,而且这纸很明显取材于某品牌的香烟。要说这江湖也够与时俱进,江湖人士居然都有简历了,套句流行的话来说,真是够“山寨”。

我随手翻起一张: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出生年月:60.8

特长:扮演各种老板,尤其擅长扮演纺织业的老板。

我又拿起一张,随手又放下了——这位老兄写的我看不懂,凭着我不太良好的英文功底,我大约推断出这人应该叫立si(李四?)。

这些人就是我们要找的?

日期:2010-02-06 10:38:43

师兄挑了一些还看得过去的简历,让我记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我写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谢老板,听说你这个店还和日本的岸田吟香有点关系?”

“唉!都是让那些日本人给闹的。”

本市和日本人的关系说来话长了。本市历来就是治安良好城市,比较适合经济发展,相信日伪占领那段时间,本市就没少给日伪经济做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中日再次建交,各地领导纷纷相应号召,希望和日本人民友好一把。本市领导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据说当年本市旅游局的领导去日本介绍本市的时候,备受日本群众冷落。而和本市邻近的S市却深受日本人民的欢迎。

要说当年的那些干部,都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他们讲究的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面对这么大一个困难,他们当然就迎难而上了。

这些领导,请来了当时日本著名作曲家中山大三郎,为本市量身定做了一曲:《金匮旅情》。这歌里不但有介绍本市风光,而且还有怎么到本市的旅游线路。据说这歌一出现,就收到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更在当年日本红白歌会(日本版春节晚会)上献唱。

自此之后,本市人民和日本人民的阶级感情那是大大加深。别的不说,民间交流那是绵绵不断,我老爹甚至曾经代表过本市人民对弈日本棋手。下完棋,还非得邀请日本朋友来我家住住——我在一旁也学到不少东西,可惜我在围棋上的天分不高,后来也没加强学习,至今只记得那日本友人用的是日本“秀彻流”。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本市和日本的关系那就更密切了,本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资高地。还有不少企业都是和日本人在做生意。

日本人似乎很喜欢呆在一个城市的西边,如他们在上海,就喜欢呆在虹桥;在本市,他们就喜欢呆在汽车西站这边。这里甚至发展出了日式酒吧一条街。我也继承了我家的传统——和一日本MM发展了一段不太深厚的友谊,当然这是后话了。

老谢的这个店,就在日式酒吧街的边上(当年此条街还只有雏形,还未到全胜阶段)。日本人没事也会过来坐坐,不管怎么说日本这个邻邦毕竟和本朝一衣带水,不少东西都是通的。

日本人也喜欢喝喝茶,日本人也有跑江湖的,他们的江湖中也有专门靠专门出千诈骗为生的人,日本人管那类人叫:“sagisi”,换成中文就叫做“诈欺师”。因为这个“诈欺师”的问题,我一直以为日本人的价值观有点问题,明明就是骗子,为什么还要叫“师”呢,大约日本人认为一门东西能学到精通,那个便能叫“师”了——而无所谓那事情的好坏。

总之,在日本人介入后,老谢这店不仅是中国江湖朋友的集会地点,也变成了日本江湖朋友的“情报交换所”。这群人似乎很仰慕他们的前辈“岸田吟香”,似乎也知道点中国古时候的江湖之事,传着,传着,老谢这店就变成了“岸田吟香的长春馆”。而本朝人则跟着瞎起哄,渐渐的行内人便知道这南香阁实际是个外资门店,真的名字叫“长春馆”,而这店的幕后老板叫“岸田吟香”,也没人去管这“岸田吟香”早就入土很多年了。

唉!江湖上的事,剥去那层面纱后,真相往往令人很失望。失望归失望,自己的事情总是要干好的,我边听着老谢讲着,边记完了那些东西。

正要告辞,却听见店内有传出有人的哭声还有打人的声音。

“谢老板?”

“不要紧的,那个是师傅在夹磨徒弟。我后面有几个房间可以住人,有些朋友贪图方便也就住在我这里。”

打人的声音还是不断,突然一个男孩的身影从里面窜了出来,一溜烟的就跑到屋子外面去了。

后面跟出一个中年人,手里还拿着根棍子,走到店门口,却似乎走不动的样子呼呼地喘着粗气。

“是他?”我这人记忆力极好,像什么小学同桌小潘问我借过5分钱没还。初中班长多要了我1块钱班费,张德芳讹了我50块钱,这些我都牢牢的记着呢。更别说这位——卖眼药的王先生。小李向我借的买眼药钱至今没还——那可是好几百块钱呢,这回我可找到始作俑者了。

日期:2010-02-08 12:32:01

很明显这王先生已经不认得我了,转身回来坐在我和师兄的边上,他那根棍子则支在他旁边的地上:

“老谢!来杯茶。”

说着,他冲师兄笑笑,顺手又分别丢过来了两支烟——分别丢向师兄和我。

师兄接过烟,随手就点着了,而我接过烟,便在桌子上顿着,看上去就像我要把烟丝顿实一样,顿着顿着,我就把那烟立在了桌子上。

师兄有些奇怪的看着我,他也搞不清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笑呵呵的看着那王先生,挠了两下头,接着掏出打火机向被我立起的那香烟靠去,并对那香烟说道:“香烟啊,香烟,你姓什么啊?”

香烟还没等我说完就应声而倒。

“你姓王,是不是?你说归说,给我磕头干什么?就算你再怎么给我磕头,我还是要抽你的。”

我这个把戏,其实就是从师兄那套“仙人指路”里改出来的,同样是带电物体相互吸引的原理,只不过我把带电物体改为了打火机,把那个混元球改成了香烟而已。至于怎么让打火机带电——挠头的时候,擦头发。

其实按照我的原本计划,我还要仙风道骨的掐诀念咒一番,然后对香烟说道:“小妖,速速报上名来,不然本道爷用五雷法轰死你。”

这香烟死活不肯招,我不得已只好很有气势的亮个POSE,再一发功,香烟再倒下。

然后,那王先生用种很仰慕的眼光看着我,死活要跟我学神功,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我终于决定以1000元的价格,卖他一套由我主编的气功函授教材。

可是,我初次尝试明显经验不足,打火机和那香烟一下子靠的太近了,还没等我说完,这烟就自己倒了。我只好将错就错。这香烟实在不是一个好演员,就算我靠的近,自己坚持一下,不倒不就行了么。

全怪那香烟倒的太早,现实效果和预期中的差距似乎有些远。那王先生非但没有仰慕的意思,而且似乎还有点警觉起来了:“这位小兄弟,我们认识?”

“这位先生,我们不认识。你的香烟告诉我它姓王,我想它应该是随你姓的,这位先生应该也姓王吧。”

“我的确是姓王,不过香烟应该不会说话吧。既然我们不认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也没必要这样来消遣我吧。”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