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天井后面那三间正房与前面三间门房遥相呼应,比前面的偏厦房当然气势而宽敞得多,且略显庭院深深的味;因正房空中有厚木板隔的顶楼,楼上有放玉米的粗粮囤子和放麦子的细粮囤子。那种有木板楼的房,你们那一带人就称“楼房”,可那个“楼”字与当今水泥楼房那个“楼”字含意大相径庭。你清楚记得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庄户人家有无“楼房”,始终是那人家家境是否殷实的基本标志,在土改前,“楼房”则与其拥有的土地亩数和牲口头数并列为硬指标;如果哪家人连“楼房”都盖不了,连一座“寒碜的假四合院”面子都撑不起,那在军户寨城墙里就不可能被冠以姓氏称“X家”了。比如张吉顺家有四合院时被称为张家,可他太爷为寻离家出走的他爷而卖了四合院后,寨里人就把“张家”改称为“张老汉家”,待张吉顺他太爷和他太婆相继过世,“张老汉家”又被改称为“张寡妇家”了。再比如牛三旺他爷牛老担子和他爸牛二担子,据说当年卖油饼也攒了些暗钱,但因他家土改前一直住在东城门楼里,就老是被寨里人称为“逃难客”、“河南担”、“看城门楼的”、“卖油饼的”、“东城门楼骚女人那里”,等等吧,军户寨人给牛三旺家送的称谓最多。石浪家当年一直被寨人私下称“西路土匪”,可寨人当面又把石浪他爷跟他爸恭恭敬敬称“石老大”。那时候你家就因为有那寒碜的假四合院,早些年又有三十多亩地,有一条黄牛和一头毛驴,所以就一直被称为“小家人陈家”,简称“陈家”,算是能冠以姓氏称“陈家”了;不过你父亲土改后一直庆幸你爷在民国末年跟人打官司卖了黄牛和十几亩地,所以你家土改时才定了富裕中农成分而不是富农。可其实就是在后来的十年文丨革丨中,你大哥、你二哥能适龄娶上满意的媳妇,那座寒碜的四合院依然是极重要的筹码——乡里人永远都是最看实际的啊。你大嫂夏小芳婚前在太公庄业余剧团演过《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本来早见过你大哥,也知道你大哥是高中文化并当了民办教师,但她和她妈为啥还要让媒人领着到你家相亲?那就是来“相”你家那座准四合院的。你大嫂婚后曾笑着给你大哥如实“招供”:头一回进你家四合院那阵,看你家阴森森腿都打颤,简直像个地主家!还有你妈,一看也像个厉害的地主婆!咯咯咯,那阵简直吓死我咧!你大嫂说你家像个地主家那句话,竟然在1970年8月被第一次来你家的孔茹雪也脱口而出说过;不过孔茹雪那天没遇到你母亲那个“地主婆”,接待她的是慈祥之极的你祖母;而那天腿老打颤的是你,不是孔茹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