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6-22 20:10:39
(第八章之三)
不过,关于那群“螳臂挡车、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的“农民党地下组织”的事,我还是等故事进展到那里再讲吧;我现在只是想说:
公元1962年,对军户寨,对东陵市,对东陵专署下属的十三个县,都是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雨骤然升级后,人们在行动上的直接抗争活动基本绝迹,甚至连口舌间偶尔摩擦出的“星火”,也赶快咽进肚子去“燎原”了;我曾考察过的地方概莫如此。80年代我在古都当教师的一个暑假期间,曾到一个发生过农民静坐的县里去游山水,我住在一位老同学任教的县城中学,玩过两天,我就缠那老同学带我去那个山区县中的大村(但比我们军户寨小)走访过几位老人,他们都是当年在县政府门前参加过静坐绝食的老大爷。有趣的是,那地方与***当年的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毗邻,很多老人在战争年代对红色革命都曾做过贡献,村里当年出的革命烈士很多。所以那里的“红色老人”不像我们军户寨老人那样把政府称“朝廷”或“衙门”,他们称“人民政府”;那里老人也不像我们寨里老人说话爱掺杂半文不白的文言词,他们明显少了点古雅,多了点粗野豪放和一股乐天派劲;几个老爷爷跟我面对面说话时,嗓门依然响亮得像在黄土高坡上吼信天游!那里老人话语中的“革命”新词,比我们军户寨中年人都多得多!噢,那里人还有一种革命老区人民的自豪情结,好像跟北京城里的毛主席或当年在陕北待过的革命老干部,个个都有啥特殊交情似的。那天我走访过的几位老大爷,几乎都哈哈大笑着告诉我:他们那年去县政府门前静坐绝食那阵阵(阵儿),才把白蒸馍吃他娘个美咧!他们说县人民政府的革命干部,那阵阵也怕他们革命老区人民饿死在人民政府门前不好看,怕到时候没法给毛主席跟北京城里的陕北老干部交待,因此那一茬人民政府的干部,就把给城里人专门供应的白面,从县粮库调出来,连夜叫县政府食堂蒸成白蒸馍,一筐一筐抬出来,叫他们人人都放开肚子吃,他们就吃那个、吃那个、吃那个饱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