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毛诗序》的说法,这首诗是“诲宣王也”,至于具体“诲”什么内容,则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征召隐士的诗。我们暂且跳出历代学者的分析揣测,单纯地将其作为一首抒情诗来读:一个游客来到一座规模特别大的园林景观中(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听见鹤鸣,看见鱼游,穿过树丛,爬上假山,心中无限感慨,忍不住给后代创造了一个成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全诗来看,这个成语并不是在阐释哲理,而是作者惊诧于这东搬一块石头西挪一棵树建造起来的园林景观之美丽。
前面这两段分别出自《易经》和《诗经》这两部儒家经典的文字,都提到了神秘兮兮的鹤,后来鹤就被用以代指那些有德行的正人君子,特别是隐士,如成语“鹤鸣之士”,指的就是有才德声望的隐士,而宋代产生的“闲云野鹤”这一成语则更是让人对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生活方式心生向往。在神话传说中,鹤能在仙凡之间自由往来,故称为仙鹤,是很多神仙的交通工具。基于这个原因,才有了称逝去者为“驾鹤西游”的说法。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经常到同学录上去看看,我原来的同桌也经常去,有一段时间,这家伙忽然不冒泡了,我猜他是在潜水,于是作诗一首:“同桌驾鹤上九霄,半是神仙半是妖。忽闻人间传悲泣,竟是学友悼同僚。”没过久,同桌就重新在同学录上冒泡,并发表严正声明:本人依然健在,不许妖言惑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