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3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06-09 10:36:33

【连载336】14.15吾不信也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思考与随想】

前文书说到臧武仲之智,他到底智慧在哪里呢?关于臧武仲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在左传的原文倒是不长,但是如果想用现代语言表达清楚好像没个万把字是说不清楚的。我又要晕了,这个怎么写呢?

臧武仲的名字叫做臧孙纥,也是鲁国的世卿大夫,在鲁国的职务是“司寇”,虽说在低位上和三桓是比不了,但是在鲁国也是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他的封地就是“防”。这个臧武仲就是他们的那个家族“臧孙氏”的族长,也就是“防”这个地方想当然的所有者。这个臧武仲是当时公认的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臧武仲是个智者,甚至在当时的贵族中还称呼这个臧武仲是“圣人”。不过这个“圣人”做起事情来可是不太讲究的,孔子对其行为也是不以为然。不过鲁国当政的那些人物还是将这个臧武仲当成个宝贝供着,都将那样的小聪明当成智慧。

《左传》上讲的他用他的智慧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呵呵,是帮着季孙氏搞定季孙氏的继承人的问题。那年头大夫的“家”和诸侯国一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谁当继承人的问题。不论是谁,英雄也好,狗熊也好,都是必然要死的,这是谁也逃不开的宿命。不论一个国,还是一个家,一个组织都是一样。在前一任的头目去见上帝以后,就必然是要重新选出一个头目来。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是之也,自从原始的“共产主义”的公推制度破产以后。在经历了前代领导人指定的禅让制以后,无可避免的走上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的道路上去了。即便在所谓的早期希腊式的民主也是一样的,包括财产和庄园都是一样父死子继,只不过在最上层的小平台上有了还有公推制度的痕迹罢了。在当年的环境下,父子相传在稳定社会未尝不是一个进步,这一点上我们不必苛责3000年以前的祖先们。即便是现在的形式,难道说就彻底的避免了父子相传吗?即便在民主的体制下的印度之流,还少了“王朝”吗?当时也都是那样子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