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11 06:42:19
【连载415】16.09困而不学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思考与随想】
孔夫子又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多心的人又不知道作何想了,呵呵。这一章中孔子将人分成四个层次,分层的标准在于“学”。有人就要说了,当年的老百姓连字都不认识,用“学”来分等级,不是明显的不公平吗?呵呵,这样说就有些强词夺理了,至少孔夫子本人主张的是“有教无类”的,拿“学”为标准至少比拿出身来做标准讲究多了。何况孔夫子所言的“学”也真的和认识不认字没啥关系,有些“满腹经纶”的“学者”在孔夫子看来也一样是“幼而失学”的。
“生而知之者,上也”,孔子说“生下来就明白的是最上等的人”。也就是说有些根本就不用学就知道的人才是最上等的,可是问题是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我们将孔子的“学”理解为“知识”的话,可以肯定的说是没有的。世界上哪里有生下来就啥都明白的人呢?如果有,那一定是神仙,或者按照现在的标准叫做“超人”或者是“外星人”,反正不是地球上生存的人类。“神童”多半是和神经病分不开的,“超人”经常不过是“炒人”而已。不过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孔子的“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就知道孔夫子所说的“生而知之”也还真的不是不可能的。在第一篇的时候子夏就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所谓的“学”也真的不仅仅是认识几个字的事儿啊。我们已经看过大半本《论语》了,我们也应该大概的知道“孔子之学”到底讲得是什么东西了吧。是“仁”,是“恕”,是“忠”,是“孝”。这些东西是非要“学”而知之的吗?至少孔夫子自己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出自于天性,也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用费力想,不用刻意学也是可以知道的。山中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夫,也一样知道对自己的老娘好一点,有点什么东西也都知道先给老娘是一口,然后才是自己。这是谁教育的吗?也真的是不用啊,反倒是某些学富五车的学究们,倒是需要好好教育了。所以孔子会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发自于天性,止于天性,才是最真实的,才是最真心的,才是最大的“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