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辽东战局更是一再败坏,最后只有无可奈何地被逼处在“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的局面【33】。在这样形势之下的明军,遂不能在战场上与后金铁骑争锋,正如前述:“辽事”已经被迫进入战略防御的态势了。

袁崇焕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请缨赴关,开始了他七年时间的抗金斗争。

现在来看一看袁崇焕在七载抗金斗争中,对上述“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且守且战,且筑且屯”战略的实践与阐述。

天启二年六月,袁崇焕到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选其中三千精壮为兵”;同时提出救援被后金围困在十三山的十多万辽东难民的建议;稍后,又提出在宁远筑城的意见。对此,内阁辅臣、兵部尚书孙承宗高度赞赏并大力支持:“有关内之辽人,有关上之辽人,法当藉其拳勇尽募为兵,置之中前二屯,渐及宁远,更择其有家口者为屯牧。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此大计也;又有关外十三山之辽人义民十余万,因山为寨以待救援者是也。法当如袁崇焕议,驻兵宁远、觉华,迎护以归,强者为兵弱者屯牧,此复辽之资也。”【34】

不久,孙承宗自请督师蓟辽,出镇关门。在孙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焕在督理筑城宁远的同时,更致力于接应和安置从后金逃回来的辽人。他将安置辽人与军屯结合起来,大力抓屯田,“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35】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