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工党上台之后,将大量企业的进行国有化。 结果,导致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下降,大量企业亏损,经济陷入严重的停滞。 而撒切尔夫人则重新大力进行国企的私有化,让企业自己在市场中竞争。 英国的企业私有化,是将企业分配给企业中员工。 对于不少看上去陷入严重困境的企业,国家对企业进行补贴,帮助工人们度过困难。 对于少数毫无希望的企业,直接关掉企业,然后通过社会保障系统来让这些工人有生存的空间,并且培训再就业。结果,绝大多数企业在私有化之后,一两年内就扭亏为盈,英国的私有化也成为 “free市场经济”的典范。英国的经验在于,充分发挥原有的企业运作系统的能力,让大家通过团队协作共度难关。 而在原来的企业和原来的工作氛围之下,通过私有化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减少市场竞争对工人工人的巨大冲击。 结果,工人们因为有企业的股票,必须靠企业吃饭,没有了企业就没有了饭碗,因此真正具有了“主人翁”精神。 工人们拥有最大的动力把事情做好,并且约束其他人。于是,这些工人通过齐心协力,将企业做好,实现扭亏。而且,这样的方式,让工人们以平顺的方式应对市场化的竞争,以“抱团”的方式,学会在市场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私有化是不存在的。相关部门只想着把这些“包袱企业”卖给外资或者私人。 因为,卖给外资,可以体现出招商引资的政绩。 把比较好的企业卖给私人,大家可以在私下里分成。如果把差的企业卖给私人,那么正好可以甩掉包袱。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想尽办法卖掉企业,但就是不采用英国“员工持股”的私有化方式。 也就是说,大家就要下河摸石头,而不选择已经修好的桥,这就是制度以及文化对于经济发展路径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不选择英国的道路?这并不是地方部门的决策,而是中央的决策。 中央这样的决策是有其内在的根本逻辑的,其基本逻辑并不是着眼于经济,而是着眼于“维护制度”,要把人们的力量打散,防止自己的垄断权力被分化。 地方则正好利用中央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于是,大量的企业被贱卖,同时大量企业想卖都没人买,只能“关停并转”。同时,不少人利用这次机会,低价收购企业,实现了对企业的拥有,成了潜在的富人。然后,大量工人下岗,自谋生路,自己去面对市场的冲击。于是,轰轰烈烈的“趟雷区”终于完成,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甩包袱”的目标,地方的一些人完成了财富分割的“盛宴狂欢”。 而代价就是绝大多数在国企老老实实工作的一二十年的工人们,拿着几万元被扔到市场的“大海”里。而“孤零零”的下岗工人们只能跟农民去竞争“血汗工厂”的位置。另外,大量具有良好基础的工厂就这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农们开办的“血汗工厂”,只能生产质劣价廉的产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