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1-20 18:28:12
对2011年1月20日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涨的联想
社会金融资金链的时间似乎不多了,随时可能断裂。 从2011年1月20日,Shibor的数据来看,一个月内的短期拆借利率用了一周实现暴涨,并且创出新高。从表上来看,近期利率高,说明短期货币紧张,有的人急需用钱。 远期利率低,说明远期资金相对宽松。 而且这个数据似乎是近两年的新高,比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都高。也就是说,虽然2011年1月份大量贷款投放之后,目前的资金情况甚至比2010年底更紧张,社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 那么,为什么资金需求会更加迫切?以下内容的分析,主要属于根据个人专业知识,进行联想性质的分析,其中可能有内容属于yy范畴。 因此,对分析结论的确定不高。也就是说,本文对金融资金链有可能短期断裂的分析推理,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仅供部分参考。
金融业是经济的核心部分。 那么,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金融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的。 在西方社会的金融系统中,资金利率是由贷款风险所决定的。 比如说,美国政府债券是贷款风险最低的项目,因为美国政府是美元的信誉保证,所以国债利率属于美元贷款中最低的利率范畴。 那么,给穷人们买房的贷款利率就要高很多,因为美国的穷人还款能力差。 如果穷人还不了款,房子就砸到银行手中,银行还得低价买房,那么的话,就要亏损严重了。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大量穷人还不上钱,导致大量房子砸到银行手中,于是银行系统就要破产。 美国政府没办法,只好通过救市,将部分银行的风险转移到政府身上,挽救即将倒闭的银行系统。 与之相对比,在“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资金利率是由体制决定的。 其中,体制内的单位是国家的延伸,而国家是人民币的信誉保证,所以体制单位就是人民币的信誉保证。 因此,体制内部的单位,可以通过很少的利息,就拿到大量的贷款,也就是最低利率范畴。 同时,体制外单位不受体制信任,国家也不能让体制外单位太富裕、规模太大。 以免体制外单位日子过得不穿,或者规模长得比较大后,就开始胡思乱想,然后挑战国家和体制的权威。 所以,金融对于体制外单位的资金卡的非常紧。 因此,体制外单位一方面得通过高成本的方式从银行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就得通过自身的造血进行融资。 自身造血机制就像温州商人自己组成的基金,相互进行借贷。 而不论哪种方式,体制外资金的融资成本都非常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利贷。 这样的好处是,体制内控制资金的个人或者机构,可以通过把钱从评价的贷款,高利贷给体制外机构,从中获得巨大的回报;体制外的资金拥有者,也可以通过高利贷赚钱。 而这样的好处是,资金拥有者可以坐着收钱,同时资金使用者必须拼命干活,才能够生存下来。 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高利贷的债权人会依赖体制,因为体制给高利贷者创造了这样的获利机会;而高利贷的债务人,往往是实业经济,则因为高昂的贷款利率,天天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所以,实体经济不可能长大,也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产业升级的投资。 因此,中国的民营实体经济一直处于“小而散”的状态,非常符合体制的利益。 因为这些“小而散”的民营实业,容易控制,容易征税,属于体制最好的“民工”。 因此,中国民营实业作为“国际民工”,是符合体制需求,也是在体制支持和控制下形成的结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